孩子膝盖痛不一定就是生长痛,4岁小男孩患

文章来源:膝滑膜炎   发布时间:2021-12-28 9:42:48   点击数:
 今年4岁的小蒋,正值活泼好动的年龄,若不是她的父母发现和就医及时,他很可能将来会变成残疾。近日,医院骨科,我们遇到小蒋的妈妈,她还十分感慨,并且很愿意借小蒋的病例提醒别的家长。可2年前开始,小蒋的爸爸妈妈发现,一向活泼好动他的忽然变得很缠人,走很短的一段路,就叫着腿痛,不爱走动。他们发现,小蒋在家里玩着玩着,也会叫膝盖痛。他们有点着急了,就医院、医院等,医生一检查,说孩子可能成长较快,再加上活动量大,这是生长痛,蛮常见的,嘱咐小蒋爸妈注意给小蒋多补充营养。这样,爸爸妈妈就放了心。与生长痛不同的症状,让家长产生质疑没想到查出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小蒋的妈妈跟邻居聊天时,发现的确有几个孩子也会叫腿痛,不过只是偶尔叫叫,不像小蒋这么频繁。这让小蒋的爸爸妈妈马上预感到事情的不妙,多方求医均无法得到确切的诊断,有天邻居得知小蒋的情况,建医院去找找孟凡坦院长。

听了小蒋妈妈的描述,孟院长建议小蒋做了磁共振,还从小蒋的关节处抽取了一些关节液,发现关节液是铁锈红色的。再结合磁共振结果,孟院长确诊小蒋患的是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这是一种介乎炎症和良性肿瘤之间的滑膜疾病。

孟院长告诉小蒋妈妈,小蒋老叫膝盖痛,是因为滑膜增生出血导致膝关节受累造成的。这种病比较少见,一般通过手术治疗,用关节镜做个微创手术,彻底切除增生的滑膜,再做一段时间的康复就好了。但如果拖的时间太长,孩子一直脚痛,走路就不敢用力,时间长了两只脚的长度就会不一样,关节粘连形成长短脚,那就是残疾了。关节镜微创手术7mm小孔解决绒毛结节滑膜增生入院后,第二天,我院骨科带头人孟凡坦院长在王占超医师手术团队的配合下为患儿行左膝关节镜探查清理+滑膜清除,术中发现患者左膝关节大量绒毛结节滑膜增生,颜色呈红色,通过2个直径7mm的小孔,进入关节腔内对滑膜进行清理。术后,小蒋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在顺利的渡过了围手术期后,5天便可出院。这种病和生长痛的区别主要是关医院骨科带头人孟凡坦院长说,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这种病比较少见,所以比较容易误诊,一般会被当做缺钙和生长痛。“生长痛”是指儿童的膝关节周围或小腿前侧疼痛,这些部位没有任何外伤史,活动也正常,局部组织无红肿、压痛。检查之后,孩子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被排除了,即可以被认为是“生长痛”。生长痛的发生多因孩子活动量相对较大,长骨生长较快,与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长发育不协调,导致了生理性疼痛的发生。滑膜增生导致的疼痛和生长痛相比,有两个比较明显的不同。生长痛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尔会在腹股沟区,疼痛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典型的是双侧疼痛,也有一侧疼痛的。生长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关节或骨骼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也不会有红肿或发热的现象。生长痛多半是断断续续的,如果宝宝的疼痛是持续性的,就很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的。出现生长痛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疼痛发作时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为孩子做局部按摩、热敷,帮助减轻疼痛程度,使小孩的心理得到关怀,有安全感。而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则是关节肿痛。其主要症状为关节肿胀,疼痛多比较轻微,局部皮温有时稍高,关节功能受限多不明显。呈弥漫性肿胀的关节,触及增厚的滑膜呈海绵样感觉,积液多的可触及波动感。有时可触到大小不等并稍能移动的结节。不论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患肢都有轻度的肌肉萎缩。关节穿刺可抽出血性或咖啡色液体,这种关节液很特殊,具有诊断价值。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果您有任何骨科方面的问题可点击阅读原文

在线咨询我院骨科专家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mlm.com/hbyx/13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