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跑步百利唯伤膝盖”的说法。经常跑步是否容易导致关节炎,也一直有争议。
不过,国际上久负盛名的医学权威期刊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JournalofOrthopaedicSportsPhysicalTherapy,JOSPT)在刚出炉的年6月这一期上,给这个争议的话题画上了一个句号。
《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指出,竞技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3.3%,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过量和高强度的跑步可能会引发关节问题,但对于普通健身跑步的人来说,跑步是有利于关节健康的。
研究了11万人的情况建议每周跑量的上限为92公里《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得出的这个结论,来自这一期的一篇荟萃研究——《系统性回顾与荟萃分析:健身跑步、竞技跑步与髋关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之间的联系》。
荟萃分析是指科学家们系统、科学、全面地评估许多针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论文,把那些质量不高或者不符合条件的研究去除掉,再将那些高质量的研究借助一定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整合评估,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建议。
这篇研究由一个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和瑞士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负责,从25项总计12.万人的研究中,选取了17项总计11.万人的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
研究发现,只有3.5%的健身跑步者有膝盖或者髋部的关节炎,不论男女都是这个数据。那些喜欢久坐或者不跑步的人,10.2%的人有膝盖或者髋部的关节炎。那些参加竞技跑步的人(包括经常参加竞技比赛和专业水平的运动员),膝盖或者髋部关节炎的发生率稍稍比普通人高一点,但也不算特别高,为13.3%。
研究人员指出,长年的健身跑步——10年,15年,甚至更久,是一项健康锻炼,对膝盖和髋部的健康有好处。久坐或者不跑步的人膝盖和髋部的关节炎风险将提高。而过量和高强度的跑步可能也会引发关节问题,建议每周跑量的上限为92公里。
大多数关节炎与运动损伤相关不运动的人更易受伤浙医二院关节与运动损伤科主任戴雪松说,他看过了《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的这项最新研究,对结论很认同。
很多人认为,跑步健身或多或少对膝关节有损伤,索性不运动,减少关节软骨磨损,以为这样就能保护关节。实际上,这是个误区。
“打个比方,汽车并不是说停在车库里不开,就是对车子的爱护。而是要经常去使用它,如果长久不用,车子反而容易坏。”人体的关节也是一样,经常运动,能让关节软骨经常受到适当的刺激,促进新陈代谢,这样关节滑液才能在关节内到处流动,起到润滑和提供营养的作用。相反,如果长期不运动,关节内的滑液无法充分流动,起不了润滑剂的作用,而且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会日渐萎缩。久而久之,关节就失去了保护,关节损伤的几率自然会增高。
关节炎由多种因素引起,排除免疫系统和其它不明原因引起的关节炎(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炎、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关节炎等),大多数是与运动有密切相关。平时不运动的人突然活动(你偶尔跑一下,搬个东西什么的总需要吧),骨骼、肌肉、韧带、软骨等结构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可能不足,往往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经常跑步锻炼的人,只要不过度,对关节的血运、软骨、韧带和肌腱的营养都有帮助,相比较而已,关节损伤和关节炎的概率可能会低一点。
跑完步膝盖疼这和关节炎有没有关系?很多人跑步后膝盖疼痛,其实是平时锻炼太少,所以偶尔跑一下,髌前压力过大(髌骨即膝盖骨),造成一定的酸胀和疼痛。这首先是一种关节水肿。如果不注意休息、保养,会造成关节损伤。
导致膝盖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半月板损伤、滑膜炎、髌腱炎、髌下脂肪垫炎等。跑步后膝盖疼痛,往往是因为运动强度超负荷,引起关节的软骨和半月板的损伤。
每个人膝关节的骨骼强度、肌肉力量、体重、下肢力线、髌骨高度等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对运动强度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样。如果一个人膝关节只能耐受20公里持续奔跑的运动量,却非要跑30公里,这样一来就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
当然,人体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轻微的疼痛和损伤,通过休息保养,自身会修复。不过,如果长期超负荷运动,膝关节的软骨来不及修复,日积月累就会积劳成疾,可能导致局灶性的软骨软化、破裂。软骨无法修复,就会引起关节退变,诱发膝关节炎。
适当的运动能让关节得到锻炼,关节的韧性、抗压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并且,关节一定是在运动中康复的。关节损伤的患者出院后,一定要遵循医生的计划,按时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在运动中恢复关节的功能,而不是单纯地躺在床上静养。如果回去后还是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反而不利于恢复。”
要减肥的女孩也最容易伤膝盖每年的春夏交替的时候,主要是一些想要减肥的女性。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因为天气马上要热起来了,衣服也要穿得单薄。不少女孩子为了快速减肥,就会去健身房里拼命跑步,恨不得一夜之间把身上的赘肉甩掉。有些女性在跑步机上跑得时间很长,运动强度很大,结果伤了膝关节。
其实对没有运动基础的普通人而言,并不适合那种运动强度非常大的跑步运动。一个人如果平时如果没有跑步运动的习惯,一下子剧烈运动,身体是难以负荷的,往往容易对膝关节造成损伤。
健身跑步虽好也要注意跑前热身和循序渐进对于普通人来说,跑步锻炼一定要遵循三个原则:
1、锻炼前,一定要先进行热身;
2、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尤其是没有运动基础的人,不要想着在短期内达到过高的目标,要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符合自己的锻炼计划;
3、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量力而为,千万不要超负荷锻炼。
R-STAR运动康复是适应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而设立的新兴的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学习运动康复需要掌握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
哪些人需要运动康复?随着现在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人群的趋势日益增多。由于办公室人群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病、腰椎病、脊柱倾斜、高低肩等等各种体态健康问题,都是需要通过运动康复来调整和恢复,所以掌握运动康复知识对于私人教练来说非常重要。
对于普通健身爱好者而言,他们缺乏运动康复师帮他们用正确的方法纠正身体姿态、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帮他们恢复应有的运动能力。
医生对于医学知识的掌握很熟练,但很多的身体功能障碍和运动损伤是因为肌肉力量、稳定性等身体素质不足或者训练方式的不当而导致,医生并不擅长运动训练,当医生遇到体态不良或骨骼肌肉功能障碍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些训练或方法才是最科学且快速有效的,他们往往也会建议患者要通过运动来改善自身的问题。
而健身教练如果没有系统的功能解剖和运动科学基础且没有学过运动康复技术学就很难通过健身中常规的训练方法来解决会员的问题。
R-STAR《运动康复》课程简介R-STAR《运动康复》课程通过理论讲解、个案分析与实际演练,结合简单有效体态与动作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纠正训练手段,它既可以作为降低与恢复客户与运动员运动损伤与身体疼痛和提高其运动能力的有效工具,也可让你自身受益,使运动系统的薄弱环节变得无懈可击!减少运动伤害与身体疼痛,纠正不良姿势与体态,让运动变得更安全,让身姿变得更健康!
锐星上海校区《运动康复》课程实拍
为满足零基础学员的学习需求,R-STAR《运动康复》课程还专为每一个学习模块前加入了基础功能解剖,同时也能帮助零基础学员充实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知识。
课程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来训练学员的动作分析,手法治疗,运动治疗,从而对运动损伤做出与最佳科学依据一致的诊断分类与治疗,解决所发现的肌肉骨骼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专门针对中国健身市场适用于健身教练的科学、严谨、直观、安全、有效的运动康复课程。
R-STAR《运动康复》培训导师介绍资深导师:吴浚鸣
个人简介:
中国国家运动营养师认证培训师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师
中国红十字会认证急救员
中国国家运动防护师认证
中国国家田径对队医组成员
美国体适能协会认证培训师
中国国家高级按摩师认证
中国国家高级针灸师认证
R-STAR认证私人教练培训师
R-STAR认证IDEAL培训师
R-STAR认证康复课程培训师、学科负责人
R-SRAR认证运动营养师课程培训师
BeeTrainning认证培训师
KettleBellCertificationFitnessTrainer
TRXSuspensionQualifiedTrainer
Fibo健身大会培训师
东方健身大会特约培训师
上海IWF国际健身盛典特邀培训师
R-STAR《运动康复》课程内容01运动损伤介绍
02运动损伤成因
03颈椎问题的分析与训练
04肩部问题的分析与训练
05腰部问题的分析与训练
06骨盆问题的分析与训练
R-STAR《运动康复》适用学员1、健身私人教练;
2、手法或运动康复师,相关人体健康从业者;
3、健身爱好者,或者希望解决自己或家人肩颈椎问题的爱好者。
锐星全国各校区7-8月开班信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