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里长了“大米”你敢相信吗?前不久,就有一位孩子得了这样一种“怪病”。
小尔夏(化名)今年2岁多,自4月底开始出现了发烧,着急的家长带着她先后奔波到省医院,均以“肺炎”给予消炎对症等治疗措施。
半个月后,孩子体温仍然时高时低,多在36.1~38.2℃之间,还间断出现了双腿膝关节疼痛不适。5月中旬,家长带着孩子医院儿科,以“发热查因”被收入小儿风湿免疫专科诊治。
入院后,儿科多名医师,根据孩子的病史、体格体征、检验及检查结果,进行了多次认真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分析,从引起发热的十余种疾病一一梳理排除,并邀请儿童骨科会诊。
最终诊断为:
1、发热、关节肿胀查因: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2、米粒体滑囊炎;
3、肺炎;
4、轻度贫血,并转入儿童骨科诊治。
罕见:幼儿膝关节长了“米粒”
“孩子转入骨科后,我们立即进行病例复习及分析讨论,制定了手术和治疗方案,次日实施手术,术后孩子持续三周的发热得到控制!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发热。”医院儿童骨科主治医生李东卿欣慰地说。医生介绍道,米粒体滑囊炎属于罕见的炎症性疾病,为患儿实施了“双侧膝关节滑囊清理+米粒体清除+活检术”手术。术中可见双膝关节内大量米粒样白色游离颗粒,予以尽可能清除关节腔内米粒样颗粒,术后患儿恢复良好。
神奇:术后孩子体温即恢复正常
患儿下午手术,当晚体温即恢复正常。三天后,其病理组织报告提示为双侧膝关节内米粒体形态学符合滑膜炎并游离体形成,验证了医生的推断无误,术后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米粒体滑囊炎、肺炎、轻度贫血。为根治疾病,防止并发症,孩子转回儿科继续免疫调控、消炎对症及控制关节活动、病情观察等治疗护理,术后一周,患儿精神与反应好,体温一直正常,膝关节疼痛消失,好转出院。出院后仍需要小儿风湿免疫专科门诊治疗及复诊,以控制原发疾病。
科普
米粒体滑囊炎
其实不少人容易忽略米粒体滑囊炎,是因为没有明显的疼痛,又或者容易误认为是关节炎。这种病大多继发于青少年的慢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结核性关节炎等,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为多见,主要有关节肿胀、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现在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了,经常会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像爬山、跑步、打球,而不当或过量的运动,往往会引起关节损伤。
医生提醒,一旦发现关节部位出现肿痛,或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持续的肿痛现象,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在中山石岐有个重大发现,石岐人听了一定很振奋
国产新冠疫苗将亮相!优先向这些国家提供
家长看过来:中山有所迁建公办小学和两所新建公办幼儿园即将投用
来源:医院策划顾问:张瑞编辑:耿小婷一审:王华丽二审:杨晓君三审:张建华*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