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魏浩通讯员陈亚平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障碍,引致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郑州医院肾内科主任何兵说,该病也会影响其他关节外组织,包括皮肤、血管、心脏、肺部及肌肉等。
何兵介绍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原因和诱因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据统计,约九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年老体弱者受到的影响更大。
现代研究表明温度、湿度、气压、风力等气候因素的变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关节温度下降时,细胞渗透性减少,影响关节代谢废物如尿酸等及时从关节中排出,可加重关节疼痛;高湿环境可引起血液某些成分及其性状的改变,还可引起机体全身或局部水液代谢失调,均可能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并加重其病情。此外,气压、电磁效应等因素也可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内分泌、免疫等机制,进而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变化。
何兵提醒,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病情复发和加重。如寒冷季节注意保暖,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阴冷的地方尽量少去,保持居室温暖干燥等。可充分利用良好的气候条件作为治病康复的辅助手段,如日光浴、气候和季节疗养等。
来源:大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