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文献标识码] B
doi:10./j.issn.-..03.
目前老年人占中国人口比重日益增加,老年人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1]。老年人的膝关节病变多为退行性改变[2]。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骨关节病,其发生率与年龄增高呈正相关,早期诊断极其重要[3]。高频超声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任意改变检查角度和方向,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无损伤等优点,可很好地显示膝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滑膜、关节腔积液、关节软骨、韧带、半月板,可以对本病进行诊断。本研究对例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病人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频超声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年1~9月间到我院超声科就诊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病人例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其中男26例,女86例,年龄60~85岁,平均(65±7)岁。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膝关节疼痛、肿胀、运动受限及跛行。
1.2 检查方法 使用迈瑞DC8及麦迪逊V2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MHz,直接接触法扫查。病人取坐位,采取伸直位及屈膝位,探头和皮肤间涂耦合剂,对髌上囊、关节内侧面及外侧面进行多角度扫查。观察膝关节滑膜囊内积液量,于外侧隐窝处测量髌上囊液体最深处前后径,暗区>4mm定为积液[4],观察暗区内透声情况,有无点状或团状高回声;滑膜有无增厚,边缘是否光滑,观察软骨面及骨皮质是否连续,回声有无改变,观察半月板及韧带形态及内部回声。选择低速血流条件,观察膝关节滑膜内彩色血流分布情况。
2 结果例病人膝关节中,关节积液例(96.4%),其中髌上囊积液例,合并关节腔积液10例、腘窝囊肿9例、髌下滑囊积液3例;滑膜增厚(厚度2~21mm)例(91.1%),超声表现为滑膜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可呈绒毛状或结节状向关节腔内突起,彩色多普勒显示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半月板损伤52例(46.4%),超声表现为半月板表面不光滑,形态失常,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可见线状高回声或低回声;韧带损伤12例(10.7%),超声表现为韧带水肿增厚,回声强弱不均匀,部分可见回声不连续;关节软骨损伤62例(55.4%),超声表现为软骨变薄,边缘毛糙、不平、模糊,回声增强不均,部分局部缺损;骨质破坏改变81例(72.3%),超声表现为骨皮质回声不光滑;关节游离体4例(4.0%),超声表现为积液内可见不规则强回声团块,可移动。
3 讨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好发于老年女性,以关节软骨磨损退变、骨质增生、硬化、骨赘形成为病理核心,可合并半月板及韧带的损伤[5]。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僵硬、疼痛、下肢乏力及跛行等症状[6]。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检查方法很多,关节镜检查为诊断此病的金标准,但因有创性等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7]。影像学检查还包括X线和核磁共振等,X线可以显示膝关节的骨质变化,但不能显示滑膜增厚情况和髌上囊积液,核磁共振可以很好显示膝关节结构的细微变化,但价格昂贵,不适合普通病人的早期筛查及重复性检查[8]。膝关节滑膜囊是由关节囊的内层滑膜围成的腔隙,围成滑囊腔的滑膜薄而松软,由疏松结缔组织和滑膜细胞构成,可分泌滑液,正常人膝关节滑膜囊内有少许滑液(前后径<2mm)。高频超声可以对膝关节滑膜囊进行很好的观察,表现为软组织中的一个低回声腔隙,被线状高回声(滑膜回声)围绕。膝关节积液及滑膜增厚的超声表现为膝关节滑膜囊内见前后径>4mm液性暗区,暗区内可有点状高回声,滑膜呈均匀或不均匀性增厚(>2mm),有的可呈绒毛结节状向关节腔内突起,滑膜的边缘毛糙。超声以髌上滑囊积液最易显示,临床以髌上滑囊积液多见。本组髌上滑囊积液例,占膝关节积液96.4%,本组例病人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关节滑膜增厚或毛糙。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价格便宜,而且可以随时改变病人的体位或者探头的位置,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及时捕捉关节病变组织内血流特征[9]。对滑膜血流信号的观察发现,随着滑膜厚度的增加,血流信号越丰富。有研究显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信号的效果明显好于X线和核磁共振检查[10]。高频超声还能探查到骨关节面的骨质破坏情况,以评价膝关节骨质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对半月板、韧带等处的病变均有良好的显示功能。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是一种方便、实用、经济、无创伤的检查方法,能直观显示膝关节积液部位、积液量,尤其以髌上囊积液敏感性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膝关节滑膜炎提供客观依据,并且可以通过显示增生滑膜内血流信号增多,以判定滑膜炎症的活动性,有利于治疗方案、评价疗效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略
选自:《实用老年医学》年3月第31卷第3期,系本平台首发,转载请标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