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你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非但不能延寿,反而折寿!
预防肥胖,每天吃素
单纯的素食摄入会导致食物成分比例失调,会引起许多疾病。
长期摄入高脂肪饮食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但一点都不吃带脂肪的肉,也不利于健康。
在动物脂肪中含有一种能延长寿命的物质,不但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相反还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胆固醇是一把“双刃剑”,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体内缺乏胆固醇,就会造成免疫功能下降,还会促进细胞老化,导致未老先衰。
因此,对体力劳动者来说,应该吃一点肥肉。对一般血脂不高的人而言,在日常膳食中也要吃一点含有胆固醇类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健康长寿。
而脑力劳动者,摄入脂肪就要谨慎,但是蛋白质是千万不能少的。去皮鱼肉,鸡肉,净瘦肉。蛋白质不仅能延缓衰老,还能加速伤口愈合。
每天2万步:毁了膝盖!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说过: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走路”。
朋友圈推出的“ 前不久,杭州的刘先生想通过暴走减肥,每天走的步数都在以上。没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患上了膝关节滑膜炎!医生说,刘先生是走得太多了!属于过度运动,已经伤害到了身体!
日行2万步,膝关节积液张阿姨今年50多岁,平时爱好锻炼身体的她,经常到附近公园散步,基本上每天2万步打底。
没想到,这种追求养生的方式给她带来了大麻烦。正是因为走路太多,对膝盖产生了损伤,时间长了,原本应该起到润滑关节作用的关节腔液越来越多,这才形成了积液。
每天走个1万多步、2万步都是错误的。正常人每天应该走-步,里程3-5公里比较合适。如果天天都是2万步,很有可能会伤了膝盖。因此,千万不要以为每天走个几万步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胡乱进补:吃出了癌!很多人都觉得“保健品”有病能防病,没病能保健。但其实乱吃保健品吃出了病,吃出癌症的例子还真不少。
小编的朋友毕业后进了一家电视台,上班后的第一个春节前,决定给爸妈准备一点礼物。经朋友推荐,买了鹿茸、鹿筋和鹿胎,鹿茸泡酒,鹿筋熬汤,鹿胎制膏,拎回家送给爸妈。
儿女买的补品,父母自然会放心吃。不料第二天一大早,爸爸鼻血不止,而妈妈在马桶上坐了足有40分钟,最医院。
很多人注重养生,但其实是在养病。比如他们去吃大量补药,导致脉搏又沉又紧,气血不流通,还有人吃补药吃出了癌症。而子女因为孝顺父母,给患了癌症的父母买人参和黄芪补身体,结果加速癌症转移。其实人到中年,不应该吃补药,而应该多吃素,因为补药补品会给人身体带来过多负担,对气血有伤害。
很多长寿的人基本都不会乱吃补药,平时就吃好三顿饭,从不乱吃,结果越来越好,精力越来越充沛,脑子也越来越好使。
五谷杂粮粉:吃出糖尿病!俗话说,多吃五谷,不生杂病!很多人都知道吃五谷杂粮的好处,于是“五谷杂粮粉”悄然流行起来,觉得杂粮粉又方便,好处又多!但其实恰恰伤身。
吃五谷杂粮之所以有助于健康,一方面五谷杂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另一方面也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但把杂粮磨成粉后,膳食纤维没了,剩下的只有淀粉和糖类。
常吃五谷杂粮粉对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对身体不利。天天这么吃,很有可能吃出糖尿病,要了命。无论有没有糖尿病,都不建议多吃。糖尿病病房一听患者吃杂粮粉就一个头两个大。一句话,吃杂粮不过是因为希望吸收慢一点,打成粉这样增加血糖吸收的事情,真是得不偿失。
热衷寻找灵丹妙药
专家表示,养生并无灵丹妙药,唯有真正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比如说人人都知道要控盐控糖控油,可现在的白领应酬多、聚餐多,盐糖油摄入超标。怎么办?自己买菜回家做饭。
有网友提问道:“请问久坐不动的白领应该注意什么?”专家回答,“那你动呀”,却被告知“没时间”。不少白领的工作性质决定其白天上班连续数小时坐在电脑前,有些人下班回到家后也面朝电脑、电视而坐,不注重运动。其实,久坐对健康的损害比吸烟还大。运动则能帮助降压、降糖、降脂。有的白领抱怨没时间运动。专家表示,把工作、生活中的事务“二八开”,真正值得百分之百投入精力的也就20%。“白领们不妨这样分分看,问问自己‘你真的有那么忙吗?’、‘时间真的那么少吗?’所以,很大程度上还是心态不好让我们疲于奔命。”
每天8杯水:伤了肾!每天需要喝8杯水几乎成了常识,但喝这么多的水真对我们没有好处!
医生研究表明,饮用过量的水会面临水中毒的风险,即医学上常说的“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是指人体内水分过多而导致血液中钠含量过低进而引发的病症,会导致昏睡、恶心、抽搐甚至昏迷,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几个小时内就会死亡。
不仅如此,过量饮水还会加重肾脏负担,中毒又伤肾。
“每天8杯水”的确有这种说法,这是因为人体每天从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是~毫升,所以才说,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毫升左右的水分。
但这毫升不一定都由喝水获得,应该把食物里的水分一并算进去。大部分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鸡蛋、鱼类中也有大约75%的水。粗略估计,我们吃一餐饭,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汤里摄取到~毫升的水。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毫升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毫升开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就算做好基本功了。
趁热吃:吃出食道癌!“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爱吃,也热爱“食补”。炒、爆、熘、烧、焖等烹饪方式五花八门,而且有什么东西都“趁热喝”、“趁热吃”的习惯。
嘴的欲望是满足了,消化系统的负担就太重了,人们吃热的食物、多喝热水,但却没想到过热饮食对食道的伤害。
自吞咽开始,至蠕动波到达食管末端进入胃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9秒钟。如果把超过65℃的热食吞下去,这就意味着,每吃一口,我们食道要经过9秒钟被烫的梦魇。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位癌变。
专家提醒,人的食道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越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日常生活中,不要吃过烫食物,温度都尽量控制在65℃以下。刚出锅的菜晾一晾再吃,捞出的火锅菜放在盘里晾一会儿,刚沏好的茶不要贪图品茗的快感。
乱补维生素:吃出结石!维生素种类较多,功能各异,不仅对治疗维生素缺乏病有特效,而且对其他一些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但有些人却夸大了维生素的作用,不管生何种病,都把维生素当作万能品,这也是对维生素的一种错误认识。
如果机体不缺乏维生素,无论患何种病,服用维生素都是一种浪费,甚至会加重病情。
例如,胃溃疡患者大量服用维生素C,不仅无效,而且还会加重对胃的刺激。平时有人把维C泡腾片当作提高免疫力的药品,但其实维生素缺乏者才需要补充,一旦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导致尿路结石,加速动脉硬化。
结语
有些人认为:“现在工作太忙,没有功夫养生,养生保健等到退休以后再说!”专家对此分析说,不管什么人,生命过程大致都是相同的:人总是从健康变成亚健康,然后出现躯体的功能紊乱,再变成器质性病变,最后发生脏器损害、脏器衰竭,最终走向死亡……世界上有两件事情往往是一去不复返的:一个是青春,一个是健康。一个没有时间养生,或者不注意养生保健的人,终有一天要住院的。
因此,养生应该从没有病的时候开始,因为有了病再养生就来不及了。
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白癜风可以治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