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清晨血压波动大,如何有效控制

文章来源:膝滑膜炎   发布时间:2018-11-15 16:42:56   点击数:
 

作者:Dr.K

来源:KK健康,已获授权

6月10日是清晨血压日。

根据估测,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2.7亿。在18岁以上的居民中,每4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

在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却是我国居民普遍缺乏血压管理、血压控制率低下的严峻状况。加强血压管理,预防高血压诱发心血管疾病——这是“清晨血压日”设立的初衷。

但是,为什么偏偏拿“清晨”说事?(显然,这事没有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简单!)

清晨血压有那么重要?

首先,你得了解清晨血压具体是什么时间!

清晨血压具体是指上午6时到10时这个时间段内的血压或者起床1小时内用药之前测量所得的血压。

其次,清晨血压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你猜对了!高血压患者一天24小时的血压并非一成不变:从睡醒到上午活动这个时间恰恰是血压水平迅速升高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会在上午6时到10时内达到一天之间血压的最高水平。

高血压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而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卒中等疾病多数发于清晨时间。

偏偏不巧,这个时间段也是降压药物效果最薄弱的时间段,无法提供有效的血压控制管理。正因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对清晨血压控制的忽视,才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猝发事件。

因此,管理血压的关键就是控制清晨血压。

清晨血压管理要科学!

控制血压的前提是监测血压!科学地测量清晨血压要做到以下3点:

1.起床1小时内排空膀胱后测量;

2.服药之前测量;

3.早餐前坐位测量(老年患者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除了要监测坐位清晨血压,还要测量站立时血压)。

为了避免发生意外,高血压患者在起床等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缓慢,避免体位突然变化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在完成血压测量后,应服用长效降压药。

相反,如果服用短效药物,药效无法持续24小时,次日清晨药物浓度低下,效果薄弱,很有可能引发意外状况。

清晨血压的监测,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一天之内血压的控制状况,还能帮助患者和医生了解目前服用的降压药物是否能长效覆盖24小时,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判断。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也要注意坚持长期监测和控制血压、接受治疗。

除了要注意服药降血压药物、控制清晨血压,还要注意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注意戒烟戒酒、限制盐分摄入、加强锻炼等。

血压管理和控制不仅仅是高血压患者或者中老年人的事,35岁以上人群如果出现胸闷头晕、心慌、睡眠不良症状等,应注意每2个月测量血压一次;如没有相关症状,应坚持至少1年测量一次。

25岁以上存在高血压、心脏病家族病史人群,也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压。

相关阅读:

关节疼痛、肿胀,小心滑膜炎哦!

脑卒中的那些致命并发症的处理

膝关节损伤与康复——半月板撕裂

为什么胃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两个瑜伽动作,每天锻炼几分钟,帮你改善不良体态!

合作投稿QQ/(←长按复制)









































白癜风专项资助
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mlm.com/xgyy/9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