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里
有人在记录每天走了多少步吗?
自从有了晒步数的功能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迈开腿走路
许多人为了占领别人的朋友圈封面
也是蛮拼的
一言不合就使出洪荒之力
健步如飞令人刮目相看
走路俨然成了大部分人最喜欢的运动方式
这本来也是好事
多走路有助于消化也能保持身材
但即使是简单的跑步
方法不对也可能会危及健康
于是有人因为暴走悲剧了
扬州的沈女士今年35岁,苦恼于日渐发福的身材,决定减肥。只要不是急事,她都走路前往。
直到一个月前,沈女士发现自己的脚后跟隐隐作痛,再后来只要一走就钻心疼,最后她连步子都迈不开了。
医院,医生说,她患上了“跟痛症”。这种病从外表看不出任何症状,但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已经有病变,因此才会引发疼痛感。
前不久,杭州的刘先生想通过暴走减肥,每天走的步数都在以上,没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患上了膝关节滑膜炎!医生说,刘先生是走得太多了!属于过度运动,已经伤害到了身体!张阿姨今年50多岁,平时爱好锻炼身体的她,经常到附近公园散步,基本上每天两万步打底。没想到,这种追求健康的方式给她带来大麻烦。正是因为走路太多,对膝盖产生了损伤,时间长了,原本应该起到润滑关节作用的关节腔液越来越多,这才形成了积液。一位60多岁的病人,这位病人体重60公斤,身高一米六,从一个半个月前开始,这位病人每天暴走15公里。刚开始锻炼有点腰酸背痛也正常,但走了半个月以后,一站起来就觉得右边大腿根部疼痛,当时还可以走路,就以为是扭伤了,医院去。后来,越来越疼,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原来是大腿的骨头“走断了”......
想通过暴走锻炼的人大有人在
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一下子过度过量了
很可能会损害到身体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
所以每天适合的运动量也不一样
要根据自身状况来定
每天走多少步最合适呢?专家认为
每天走步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因为每天走步
≈3至4千米行走距离
≈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
相当于步以上的身体活动。
因此每天步
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数!
注意:每天的步要有一定的强度,慢悠悠的散步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参考走路强度:
速度:每分钟~步/跑步机速度约6左右。
强度:呼吸和心跳加快,有点喘但仍可说话。
走路的姿势和方法也很重要
但是走路的方法不对
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很多人走路经常犯这样的错误:错误一:双臂下垂不摆动
在步行过程中,多数人双臂下垂,只是轻微摆动,走路没有精神。但其实,步行健身首先要全身动起来。而全身动起来,就要靠双臂摆动。
正确做法:摆臂越大效果越好
首先要让小臂与上臂摆成直角,挺胸抬头,摆动幅度尽量大。摆动速度越快,步子也就越快,健身效果也就越好,前提是体力允许。
错误二:爱挑柏油路走
很多人在朋友圈晒步行记录,但从路线就能看得出,走得都是硬硬的柏油路,对膝关节冲击很大。不同运动方式对膝关节冲击力不同,即使在平地走路,膝关节承受的重量也几乎是人体重的4倍。路面对膝关节的冲击力,草地最小,柏油路次之,水泥路最大。
正确做法:步行尽量选软路
比如在塑胶道上运动,一半以上的冲击力会被塑胶吸收,借此可以保护踝关节等。步行者应选择软路面运动。
错误三:穿鞋五花八门
观察那些晚饭后走路锻炼的人们可以发现,步行者穿的鞋子是五花八门,有人穿着运动鞋,甚至是专业的跑步鞋,但是有的女士却穿着船鞋、带跟的鞋,还有的人甚至还穿着皮鞋、凉鞋出门了,觉得反正只是走路而已,无需做太多准备。
正确做法:要选择舒适的鞋子
其实,并非任何鞋子都适合以走路健身为目的时穿,如果发现总是肌肉酸痛,那就是穿的鞋子不合适,选择舒适的鞋子运动非常重要。
错误四:认为走路比睡眠重要
锻炼是好事情,但睡眠更重要。很多年轻人,为了锻炼,早晨在固定时间起床,但头天晚上又没办法按时入睡。这样不仅起不到锻炼效果,反而导致抵抗力下降,人容易生病。
正确做法:保持充足的睡眠
锻炼的前提是要睡好,睡起后不能立刻运动,要注意适度热身锻炼,慢慢起步,等到足部有些发热,再加快速度。
错误五:忽略了走路姿势
不少人健步走没有注意气沉丹田,尽量用腹式呼吸,而是大口大口地呼吸,这样不但走起来感觉吃力,也会影响健步走的保健效果,甚至诱发心肺不适。
正确做法:尝试腹式呼吸法
健步走的时候不要总是把肚子松弛着,注意慢慢收紧小腹,然后随着运动的频率慢慢舒展,这样一收一舒之间就能很好地锻炼腹部肌肉,慢慢过渡到尝试腹式呼吸,渐渐地会感觉健步走给腹部减重带来的效果。
敲黑板!
这才是正确的走路姿势
运动虽健康
但也不要一昧的“拼步数”呀
我们可以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用正确的姿势走路
你们说对不?
今天周末,你走了多少步呢?
小编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