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感动经贸道德模范人物事迹二

文章来源:膝滑膜炎   发布时间:2017-3-6 20:19:36   点击数:
 

向上向善的坚强磐石——曹小伟

颁奖词:家庭的拮据并没有使他自卑反而志向远大意志坚定,放假不回家压抑的是亲情、表达的是思念、筑起的是爱的丰碑。他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向上;作为班长对班级工作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作为学生他刻苦学习、认真钻研。他用责任、用平凡、用真诚、用坚毅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主要事迹:曹小伟同学自幼清贫如洗,但上天丝毫不怜悯这个家庭的贫困。16岁时父亲脑溢血丧失自理能力、19岁时母亲“脑梗塞”却无钱医治,面对至亲双双病灾袭击,很多人悲观失望时,他没有放任,没有叹息、没有埋怨,而是积极乐观,从容坦然。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肩膀挑起来家庭的重担。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一扛就是七八年,进入大学,他在担任班长繁忙的工作之余,依然做各种兼职,假期里也留在郑州打工,打工挣来的钱除了自己生活费用以外,还拿出一部分钱勇于鼓励为班级做出积极贡献的学生。

曹小伟主要事迹

曹小伟,出生于年,家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的一个小村庄。家中有6口人,父亲、母亲和3个姐姐。父亲现已67岁,常年靠收废品贴补家用。母亲现已63岁,没有什么经济收入。3个姐姐已经出嫁,家庭条件都很一般。按理说在家中,他本应是父母的宠儿,姐姐们的无忧小皇帝,可是,清贫的生活以及家庭的变故,不允许他有这样的待遇,让他有了不同于我们的经历。

初中的我们正处在年少无知的阶段,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他却因为家庭的清贫步入社会,开始兼职生活。无论是炎热的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天,他从未放弃过,只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上天似乎总是在与他作对,年12月,父亲突然患上脑溢血,医院,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这个男孩成为家中唯一的顶梁柱。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父亲在住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要求出院,出院后父亲的身体一直很虚弱。年1月,这位老人因脑出血再次医院,这次的复发导致他丧失了自理能力,但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父亲的病情渐渐有了好转,目前已能行走,只是每天都要服用价格昂贵的特效药。

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无意间他发现了母亲的病例单,当看到病例单上“脑梗塞”三个字时,他愣住了,之前从未听母亲说过,也许是家庭的拮据和父亲的病,使得她向家人隐瞒了病情。那一刻,他流泪了……

面对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他曾经有过抱怨,抱怨自己为什么会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但当想起高中班主任对他说的话:“无论何时,都不应抱怨父母,他们给予了你生命,你应该学会感恩和知足。”父母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他想放弃时的鼓励,每当想起父母,想起靠他来改变的家,他总会干劲十足。

大学里,担任班长的他,对班里的同学都非常关心,班中每位同学的生日都是他平时留意记录下来的,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去询问。对于班级活动,他组织同学们进行集体素质拓展训练,在加强班级团结意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他的花季

由于生活的窘迫,15岁,正在上初二的曹小伟毅然决定出去做一些零工,为自己的父母减轻家庭负担,仅因为他是家中的男孩子。这对一个只有15岁的小伙子来说是多么艰难的决定,当很多同龄的孩子还在家享受奢侈的生活时,他却已经在离家不远的饭馆里端菜、刷碗。在这个年龄的孩子看来长时间的工作很难坚持的,但是想到自己的父母,他选择了坚持。每当看到日渐苍老的父母,他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不能让自己拖累父母,以后的日子,年迈的父母还需要自己的照顾,我一定要努力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

从初中到高中,每到周末就去做零工,寒暑假就出去工作(进厂),那里的工作很苦,但工资比较高,令他坚持下去的信念愈深。就这样,他整整坚持了5年。在这期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发工资的日子,因为除了自己的花费,还能结余一部分给父母,改善家里的条件。那一刻他感觉自己长大了,能帮家人分担一些事情了……

年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打算外出打工的他被母亲责怪了,母亲说:“如果你再不回来,以后就不用回来了。”一句话阻挡了他外出打工的决定。他已好几年没回家陪父母过年了,家人不想让他那么累,父母心疼这个孝顺的儿子,一种想念,一种牵挂。为了让父母放心曹小伟回家了,他在家附近又找了一份工作,在家过年的同时也没忘记他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每做一点事心中就会有一丝安慰。

第二个学期的他,在学校担任数职,没有再去工作,他告诉我们,这个暑假他还会外出打工,因为打工已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男生,他多了份担当……

大伙眼中的曹认真

人生就如一次旅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同的人走起来有不同的感受。在大伙眼中,平凡的曹认真走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他乐观、坚强、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尽职尽责,是大家心中的榜样。

乐观:面对贫穷,面对重压,他没有让自己放任,而是选择了乐观。他的选择诠释了一句话:每个人都不会自私的仅为自己而活。淡然的表情,乐观的态度让他拥有了一条多彩的不寻常之路。对于物质方面,他从不要求,即使是低廉的衣服,他也能展现不一样的自我。对于学习,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告诉我们:“虽然没有一流的大学环境,但是我们也一样可以拥有丰富的、充实的学习生活,这是一种同在蓝天下,一切皆平等的机会。”在乐观中,他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

坚强:有那么一种病—滑膜炎,俗称膝盖积水,其发病部位主要在膝关节,病发时异常疼痛。在这种疼痛下,大学生的军训课堂却没有少了他的身影,站军姿时双腿颤抖,他咬牙挺着,坚持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了这具有回忆性的大学第一课。曹小伟同学就是这样,在生活的重压下忍受了这疼痛的折磨,接下了命运赋予他的一次又一次考验。

平易近人:性格决定一个人的态度,不同的性格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他是一班之长,是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在班里,他和大家打成一片,从未刻意强调过自己是班长,让班里的同学必须听他的,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其实他不仅是班长,还在系里担任其他职务,不管站在哪个位置上,他都做着最真实的自己,不以自己的身份压人,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大家。

乐于助人:作为一名学生,对同班同学他尽其所能;作为室友,他会帮助夜里踢被子的室友盖好被子,柜子没有锁的室友把柜子锁好,主动帮室友打热水。把别人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解决,却从不向被帮助者说起,这就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有人有需求,他都会去帮助。可以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班级这个小家庭中,他就像是大家的哥哥一样,细心呵护,无微不至的关心同学。

尽职尽责:班长,宿舍长,宣传部委员,他身兼多职,却从未有过推委,哪怕为了工作到深夜,却仍然坚持着,这是一种责任,亦是一种交代。作为班长,班中的一切大小事务他都处理的十分得当,不会因为个人问题而耽误班里的工作,经常忙的吃饭没规律,他是同学们的好班长,辅导员的好帮手。

这世上的很多东西都借希望来完成,而他却不会,他的经历和行动向我们说明了一切,从他的生活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春寒潦翘,梅花自在芬芳,如是,不悲不喜。大浪淘沙,金石依旧闪烁,坐看,不屈不挠。

任劳任怨的最佳楼管——姚霄月

颁奖词:他很普通,也自认微不足道,但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用16年的岁月沉淀成了伟大。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一项不起眼的工作,一项项不起眼的行为,累积成了一份职业的良心。微而有心,微而有情,大雪无痕,大爱无声。

主要事迹:姚师傅现年64岁,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来我院工作,至今已长达16年。先后从事我院的锅炉工、垃圾清运工、保洁工、实验楼保安等多种工作。年至今一直从事学生公寓楼管工作,曾多次获得“最佳楼管”、“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姚师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本着全心全意为学院、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坚守在这个繁琐、辛苦但又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并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用热情真诚的心为每一位同学服务。

姚霄月主要事迹

姚霄月,男,年出生,现年64岁,河南三门峡人。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来我院工作,至今已长达16年。先后从事我院的锅炉工、垃圾清运工、保洁工、实验楼保安等多种工作。年至今一直从事学生公寓楼管工作,曾多次获得“最佳楼管”、“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姚师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本着全心全意为学院、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坚守在这个繁琐、辛苦但又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并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用热情真诚的心为每一位同学服务。

姚师傅具有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以学生安全为己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姚师傅每天都会早早的起床在6点准时把宿舍大门打开,以方便同学们出宿舍就餐、上课。周末是我们休息的日子,但对姚师傅却不是,他比平时更忙。因为有的同学会在周末外出做兼职,需要提前出宿舍,无论多早,姚师傅总会把门打开,以方便同学外出。

每天在同学们上课后,姚师傅就开始忙碌起来,因为他要在同学们放学回宿舍前把整栋楼的卫生打扫干净。一栋六层的宿舍楼,上午要打扫一遍,下午仍需打扫,由于楼层多,每打扫一次就要花费2—3个小时。周末垃圾多,一天要打扫好几遍,劳动强度很大。本以为他会抱怨但他却只是默默地打扫一遍又一遍。他说:“能为这群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是一种幸福,我不觉得苦。”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宁可自己脏,换来万家洁”的高贵品质。为了让我们这群学生能够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他默默付出,任劳任怨、不求回报,这种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

酷夏,当我们在寝室内躺在床上享清凉时,姚师傅却在门外清理垃圾,他好像从来不怕汗水湿透衣背,不怕垃圾腐烂的刺鼻的臭味,清理完垃圾还要顶着酷暑把垃圾运到垃圾场,他永远那样忙,却从未抱怨过!

严冬,当我们还赖在温暖的被窝里不肯起床时,姚师傅却早已开始用他那已被冻僵的双手清理垃圾,他的身是勤劳的,心是善良的,所以他不觉得冷。他只想用自己的一双手换来同学们的舒适,他总想着还能为同学们做些什么,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楼管的工作是繁琐的。每天除了清理垃圾、为同学们开关门外,还要及时的送电、断电,以保障同学们的用电安全。为了保证同学们的财产安全认真负责的姚师傅有时都顾不上吃饭,在同学们走后他及时检查每个宿舍是否落锁,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孩子们在外不容易,可千万不能让她们丢了东西,要始终把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细心的同学可以看到在宿舍门口有一个水木电维修报修表。每天在打扫完垃圾后,姚师傅就会留意哪一个宿舍的电出问题了,哪个楼层的水房出问题了。然后,他会马上打电话叫维修师傅来修,有时甚至会自己去请维修师傅。总之,不管出什么问题,他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出现,解决。

年的寒假,同学们早已回家。可在腊月二十九那天D楼六楼的水管炸裂,水从六楼一直哗哗地向下流,把同学们的寝室全淹了。正在E楼值班的姚师傅和各楼楼管在第一时间内出动,紧急抢救同学们的东西。他告诉大家:“一定要竭尽全力把同学们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七姚师傅和各楼楼管每天都要早早地起床给同学们晒被子。从第一层到第六层没有落下一个同学的被子。

正在大家都松一口气时,在正月初六那天E楼也发生了同样的事。幸好姚师傅发现的及时,处理的及时才将损失降低到了最低。开学后,同学们纷纷向姚师傅表示感谢,姚师傅却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他坚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守则,坚守原则,细心管理,加强安全防范,认真做好安全隐患防范工作,这也是他在担任楼管来的八年期间没发生过任何安全责任事故的重要原因。被学生们誉为“公寓卫士”,被学院评为“先进楼管”。

姚师傅还具有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姚师傅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个细节。虽然,自来水是公用的,但是,洗手时,从来都是把水开到适量,地上的杂物会随手捡起,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事,却无一不体现着姚师傅爱校如家的精神。但在他自己看来,这些不值一提,因为是每个公民都应尽到的责任,更何况自己是共产党员呢,他只是在做一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

我们学校从农业路老校区搬到陇海路再搬到现在的白杨路校区,姚师傅一直跟着搬,他早已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在这工作的16年里,姚师傅从未请过一次假,一直用自己的行动爱护着这所学校,关心着这所学校,以平凡的劳动诠释着他对学院家一般的感情。

在学院刚刚搬到白杨路校区时,姚师傅发现宿舍楼与操场之间没有路,只有一大片草坪,同学们从操场到宿舍很不方便。同学们不忍去践踏草坪,每次都要绕好久才能回到宿舍,姚师傅体谅同学。于是,向学院建议:在操场与宿舍楼之间修一条石板路,一来可以方便同学们行走,二来可以保护草坪,最后,姚师傅的建议被学院采纳,这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个人能够把一件事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一坚持就是16年呢?姚师傅尽己所能为公寓的管理工作、学院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姚师傅还具有爱生如子的赤热情怀,他时刻







































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mlm.com/jbzl/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