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夏至养生知多少

文章来源:膝滑膜炎   发布时间:2017-3-4 2:45:31   点击数:
 

今日6时34分,迎来夏至节气

夏至三候

  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蜩始鸣: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tiáo),秦晋称蝉。蜩螗(táng)沸羹,叫声沸稠为粘羹,多美的形容!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螗小而绿,叫声尖锐急促,它立秋后才鸣,也称寒蜩、寒蝉、夏蝉,为区别于“知了”,俗称为“都了”。它一叫,秋色厉,都该了了。

  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它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所以,作为一种中药材,主治半开半阖之病,协调中枢。如治伤寒寒热,是少阳之枢半开之病;治喉咙肿痛,是少阴之枢半开之病。

  

“夏九九”,你会数吗?

我们一起欣赏下民谚“夏九九”: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习俗,你知道几个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古时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食“麦粽”与“夏至饼”

  江南食俗。《吴江县志》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俗谓“夏至饼”。

冬至馄饨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广东:凉食避暑

  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浙江绍兴:“做夏至”

  旧时,在浙江绍兴地区,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而绍兴地区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此风俗至今尚存。

江苏常州、无锡:吃馄饨

  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夏至养生10要点

1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杂粮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2生活环境要清凉

  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牛仔服饰,夏季不适合穿这种衣物。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衣服的布料尽量选用棉质及亚麻。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

3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4晚睡早起睡午觉

  此时节,公众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儿,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5多喝水,防头痛头晕

  夏至时节气温高,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

6静息调心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应“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

7温水洗澡

  温水冲澡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8忌夜卧贪凉

  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

9适当锻炼身体

  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

10外出采取防晒措施

  此时节,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随身要备有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

夏至常备这些消暑汤

1、山楂汤

  山楂片若干、酸梅50克,加水煮烂,放入白菊花,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2、荷叶茯苓粥

  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50克,白糖适量。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的功效。

3、薏仁绿豆粥

  薏仁健脾化湿,绿豆清热解毒。薏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绿豆最好也浸泡12小时,然后等份煮粥即可。

4、冰镇西瓜露

  西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食用时,将冰镇西瓜丁倒入糖水中即可。可清热消暑、消毒利水。

夏至养阳气,“三忌”和“三宜”

夏至养生三忌

一忌饮食生冷

很多人简单地理解为夏至防病无非是防暑,而防暑无非是多吃一些冷饮冷食,可这恰恰是夏至养生的禁忌。凉爽的饮食的确能让身体感觉舒适,但寒凉之物却最伤脾,而脾在运化水湿方面作用重大,所以贪吃冷食并不利于夏至养生,此时节的养生之道还在于防暑的同时兼顾健脾祛湿。

二忌大汗淋漓

夏至一到,剧烈运动肯定让人大汗淋漓,但汗泄太多会损伤阳气,因汗是“心之液”,大量出汗对养心不宜。夏应养心,推荐的养生方式还是调养神志。心主神志,调养好神志,心气就不会耗伤了,也可避免夏日中常见的心烦、神昏等不适。

三忌夜卧贪凉

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长寿,特来请教养生大师彭祖。彭祖随此人到其家中细细查寻,发现这家卧室中的墙壁上有一个孔洞,这个孔正对着睡觉之人的头部,彭祖就让人把那个孔堵上,自此以后,那家人果然长寿了。原来,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因此,我们现代人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等疾患。

夏至养生“三宜”

一宜晚睡早起

夏季养阳就是培养人体一种蓬勃向外发散的状态。人们应该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相对应,适当晚睡早起,参加户外活动。不要为了躲避阳光而长时间待在房屋里。通过户外活动锻炼提高身体对暑热的耐受性,并使阳气得以宣发。

二宜越懒越运动

夏至养生需祛湿,体内湿气重的人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更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病症。所以,夏天越是不爱运动的人,越应该多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三宜多食汤水

夏至期间天气炎热,出汗多,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现乏力倦怠,胃脘不舒等症状,夏至滋补养生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应多选食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汤。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更要注重阴阳平衡,重点放在心肾相交。

古人认为,人体之肾纳象为水,水宜上升;而心纳火象,火应下降,此乃水火既济。“既济”出自《易经》,既济卦上坎下离,坎为水,离为火,既济则是水火相交为用。心火下行以温养肾水,肾水上行以滋心火,心肾相交,则身体健康。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则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与阳既对立又统一,阴阳之间取得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为“阴平阳秘”。肾和心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相互平衡。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火过旺则伤肾水,肾水过旺则伤心火,心肾不交则心烦、失眠、心悸、腰酸、遗精、手脚寒凉、怕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都会出现。按压穴位,心肾相交劳宫配涌泉:劳宫穴在手心位置,属手厥阴心包经,重刺激以泻心火。涌泉穴位于足心,属足少阴肾经,擦热可滋阴降火。两穴相配,使心肾相交。

神门配复溜:神门穴位于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属手少阴心经,按压可泻心火,用于心火过旺引起的心烦、失眠、心悸等。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太溪(足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属足少阴肾经,按压可补肾水,用于肾气不足引起的耳鸣、腰膝酸软等。

乐利来筋骨养护

主要调理: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滑脱、椎管狭窄、膨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痛风、股骨头坏死等各种骨骼疾病。

以及:鼻炎、烟炎、中耳炎、高血压、糖尿病、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牛皮癣、痔疮等......

详情咨询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
怎么样才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mlm.com/jbzl/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