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中国医药导刊年第13卷第9期☆
洛索洛芬钠为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本品为前体药物,经消化道吸收后在体内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其活性代谢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1]。帕夫林(TGP白芍总甙)为抗炎免疫调节药,对多种炎症性病理模型如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和环磷酰胺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增高或降低模型等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2]。临床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我院自年6月~年4月应用洛索洛芬钠联合帕夫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6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均为我院风湿科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19例,女67例,平均年龄(34±12)岁,病程(52±46)个月。
1.2方法
洛索洛芬钠(商品名:乐松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0.1mg口服,每日三次;帕夫林(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mg,每日3次口服。治疗开始后每2周记录患者主诉、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双手握力及不良反应,以及血尿常规、粪隐血、心电图、肝肾功能、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连续8周后改为每12周复查[3]。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服药12周及24周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以下指标评估:休息痛、晨僵、SJC、TJC、握力、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医生和患者评价;同时严格观察不良反应。
1.4疗效判断标准
①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30%。②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改善30%~50%。③进步: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改善50%~75%。④明显进步: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改善75%以上。总有效率=(改善+进步+明显进步)病例数/总病例数×%[4]。
1.5不良反应
用药后每次随访或就诊时逐项询问病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记录不良反应程度:0为无不适;1为轻度不适,未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2为中度不适,并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3为重度不适,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比较结束后,按下列标准对受试者的耐受性进行综合考核:A为不良反应必须停药;B为耐受性中等,不良反应应处理;C为较好,不良反应轻,不必处理;D为好,无不良反应。
2结果
86例患者中,明显进步32例,占37.21%,进步38例,占44.19%,改善12例,占13.95%,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明显进步,进步,改善之和,为95.35%。不良反应A为1例,占1.2%,B为5例,占5.8%,C为52例,占60.5%,D为26例,占32.5%,不良反应率为A和B之和,为7.0%。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其他弥散性结缔组织病相比,基关节滑膜炎更多表现为不可逆的关节破坏。所以早期给予改变病程的药物控制病情的进展,对于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帕夫林是提取白芍的有效成分中自芍总苷制成,其主要成分为芍药苷、羟基芍药、芍药内脂苷、苯甲酰芍药苷等苷类复合物,通过抗炎、调节免疫功能起到抗风湿作用。尤其对于老年以及有肝功能损伤患者更应该考虑使用[3]。洛索洛芬钠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洛索洛芬钠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本品的作用机制通过高度选择性抑制炎症性前列腺素合成酶Cox-2的活性,而且能抑制炎症过程中所有介质的释放[5]。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减轻非甾体抗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对炎性组织有协同作用,增强机体的自身免疫力,能更好地达到抗炎,镇痛的效果[6]。如何更有效的控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我们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淑琴.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洛索洛芬钠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9(10):-
2.刘健郑志坚.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学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第9期
3.冯春荣李兆翌黄真.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02期
4.贾雪阳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环磷酰胺两两联合疗效比较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年05期
5.段戡,袁长深,周江南.骨关节炎改善病情药物国外研究进展.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第20期
6.申洪波白云静张秀梅.病证结合组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2-15
阅读文献全文,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