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浪潮几年来,恶果慢慢显现。特别是一些健身App,推出各种高强度并不适合普通人锻炼的减脂视频/教程,还有跑步、快走,也收割了一波人的膝盖。
今天特别说说常见的滑膜炎,怎么来的,又该怎么处理。
滑膜炎,就是滑膜发炎了,是以部位名称+炎命名的病症。但是这种命名有重大的缺陷,很容易让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既然是发炎,消炎就好了,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应该说,滑膜炎是膝盖受损的一个结果。不然,消不了炎,就只能坐以待毙了。我们必须得找到问题根源,斩草除根。
我曾经也有滑膜炎,是在8小时内快步走40公里后出现的,只是没那么严重,平时跑跳会疼,走多了膝盖外侧就会肿痛。如上,都是因为高强度或长时间的错误锻炼而受伤的结果。但我现在膝盖完好无缺,甚至比原来更好了,这是多次求医碰出来的结果。
为什么静养,又养不好呢?得从头捋一捋思路。
滑膜是关节分泌润滑液的附件,示意图如下。
但这种示意图是简化的,隐去了非常重要的细节。就是,膝盖未必是完美对位的,可能有偏歪、旋转,比如X/O型腿就不太一样。还有纤维层,实际上应该是筋膜,强力包裹着关节。如果膝关节对位不好,再有筋膜张力的异常,膝盖的压力/摩擦自然就很大了。
走路、跑步、跳跃和其它需要用到膝盖的动作,都会产生润滑的需要。正常滑膜不会有事,偏偏膝盖对位不好、筋膜张力异常,在鲁莽的运动过程后,滑膜(和其它附件)就受伤了。但在那之前,膝盖会痛,发出停止求救的信号。
我没听,继续坚持着,最后疼得根本走不了,回家躺到床上时感到脚已经废了。连续3天跑8公里的,肯定也是信了坚持的鬼话,跑到最后,疼得不行了才知道求医。这都是惨痛的教训啊!
这个因素诱发了滑膜炎的发生,但是静养却未能消除。说明问题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破了原有的界限,回不去了。所以滑膜的功能下降,严重的情况就会持续肿胀、疼痛甚至增生。
这种情况,就像皮肤破损了,没长回来之前,你沾水都会疼。所以,有严重滑膜炎的人,走路都会疼,或者走不久。
关键就是造成滑膜损伤的原因,得找出来纠正,不然怎么静养、减肥、按摩都不会有多少效果。不疼了就走,走了又疼,如此反复,只能越来越严重。
我好了,有经验。
其实问题主要出在动作习惯上,我们很多人的膝盖对位有问题,膝盖周围一圈也很紧张,这就导致膝盖周围的生物力学紧张。按按大腿外侧到膝盖的这条筋,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酸疼,只是平时我们没发觉而已。
滑膜炎一般发生在外侧,和这条筋有很大关系。我是因为十多年的跑步和力量健身习惯,才形成的筋膜异常。身体基础条件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是一波超高强度操作,才引发的质变。
这些年来的减肥者、健身爱好者,身体基础条件差,一下子就上高强度甚至超高强度的练习项目。主要原因是久坐不运动,核心(包括腰、胯、臀)失灵,全身筋膜也很紧张。
看看下面这些动作,都很沉重,对于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要求都很高,非常容易对膝盖产生大的作用力,从而改变膝盖的生物力学,诱发滑膜炎。更坏的是,养成让膝盖负重的动作习惯,所以平时膝盖很累,得不到充分休息。
反观第八套广播体操的跳跃运动,没有屈膝动作,弹跳自然、轻盈、灵活,是整个身体在协调运动。全身协调,自然膝盖受到的负重就小,自然就不会受伤了。
缓解急性期的疼痛、肿胀,可以按摩、热敷、擦药酒等等。要解决滑膜炎,就必须把筋膜紧张和生物力学的因素给消除掉,才能一劳永逸。做两件事:
一、恢复身体的协调运动,把腰胯臀这些地方给用上。
二、纠正错误的动作习惯,减少对膝盖的负重。
这是我的成功经验,但很遗憾没有简单的动作或套路。比如,靠墙蹲就是毫无用处甚至有害的动作。你需要耐心地、有步骤地进行部位激活,放松筋膜,纠正习惯。总之,训练的过程需要精心的指导。我是被人指导过的,然后总结经验,优化解决方案。
如果你没有膝盖问题,又想健身、减肥,就一定要试试第八套广播体操了。练好了,你想要的效果,都会有。
我建了群,如果你想练体操或咨询健康问题,可进群。
前文:运动对了,气血就足
姓林的雷较瘦为往圣继绝学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