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滑雪年头长技术好的高手伤得越重

文章来源:膝滑膜炎   发布时间:2019-1-29 14:45:46   点击数:
 

滑雪运动作为近些年冬季户外运动的新宠,充满刺激与挑战。人们在畅享滑雪运动无穷乐趣的同时,滑雪导致的运动损伤也明显增加,而且我们注意到,越是滑得年头长的、技术好的“高手”伤得越重。广大冰雪爱好者在享受滑雪所带来的愉悦时,要做好自我防护,以免意外受伤。

滑雪运动常见的损伤有扭伤、骨折、摔伤、脱臼、头部外伤、脊椎损伤和内脏损伤,冻伤也时有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扭伤、拉伤和骨折,这三类损伤占滑雪损伤的70%~80%。据资料统计,在这三类损伤中居首位的是扭伤,占滑雪损伤的34%左右,而膝关节是最容易损伤的部位。

做好安全防护预防损伤

要预防滑雪导致损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技术准备及熟悉环境

滑雪者要事先了解滑雪道的状况,首次滑行的雪道应由熟悉者带领,以防滑行中出现意外。滑雪者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高难动作的练习,要循序渐进,保证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在滑行中如果对前方情况不明,或感觉滑雪器材有异常时,应停下来检查,切勿冒险。掌握安全的摔倒方法,可有效地减少损伤。在做技术动作时,如果发生失控跌倒,应迅速降低重心向后坐。举起手和双臂、屈身,任其向下滑动,要避免头部朝下和翻滚。注意观察、了解滑雪路线,防止在滑行中加塞、追逐。学习中不要超速滑行,切勿过于自信而盲目做出不适合自己能力的滑行动作。

滑雪装备的准备

滑雪护具——头盔、护臀、护膝等一定要佩戴好,一旦发生摔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身体。雪板上固定器(也叫脱落器)的作用是将雪鞋与雪板固定在一起,其固定强度有大小之分。初学者要注意将强度降低,这样,摔倒后雪板可以自动脱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自己掌握不好调节“火候”,一定要请雪场的专业教练帮忙。

热身运动必不可少

滑雪运动前适宜的准备活动可预防运动损伤,使肌肉的黏滞性降低,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强肌肉力量、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促进内脏器官机能水平的提高,从而减少因肌肉剧烈收缩造成的运动损伤。准备活动时间应持续30分钟。准备活动的主要部位是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的旋转及大、小腿肌肉的拉伸,使身体感到微微发热和出汗为宜。

意外损伤须及时处理

固定伤处

在损伤出现后,首先要做的是固定伤处,缓解疼痛,同时防止进一步损伤的发生,可以用长的木板、木棍或滑雪用具将伤腿固定,或者是将患肢和健侧下肢捆在一起。要正确搬运伤者,避免刺激患部。伤者不要站立或走动,必须借助轮椅、担架或者由同伴搀扶才能行动。如果硬挺着继续活动,很可能反复受伤,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创伤性滑膜炎、关节软骨磨损,导致关节提早退变。

冰敷

冰敷的目的是令血管收缩,减轻渗出和肿胀。冷刺激有止痛作用,并能强化肌肉组织中胶原纤维的早期恢复。具体做法是:冷敷受伤部位10分钟~15分钟,间歇15分钟,再次冷敷。如此反复,第一个24小时内不少于5次,第二个24小时内不少于3次。用冰袋时外面要包裹毛巾以免冻伤皮肤。千万不要马上擦红花油、跌打酒,或者对伤处按摩、揉搓、热敷,这样会使损伤的组织炎性渗出液更多,不利于损伤的恢复。

抬高患肢

为了减轻肿胀,要把患肢抬高。比如,坐在床上的时候,可以把受伤的腿垫高,放在几个枕头上。这样,下肢就会比心脏的位置高一些,有利于静脉回流,缓解肿胀。

及时就医

运动损伤经过早期处理后,医院运动医学科专科就诊。很多人以为腿能动就安全没事了,其实很多稳定性骨折,以及关节的韧带、半月板损伤,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局部也没有明显的肿胀,但由于忽视而延误诊治,往往会导致受伤部位运动能力的永久性损害。

文/中国医院

关节运动医学病房主任白伦浩

链接:

滑雪姿势不正确膝盖容易受伤

图1:双板滑雪,要保持正确的站姿与行进姿势,重心放在脚掌上,确保稳定。

图2:双板滑雪,如果动作不当,重心位置偏后,在急速行进时容易摔伤。

图3:竞技滑雪,要逐步加力和释放。姿势正确是确保高水平竞技的基础。

滑雪运动,越来越成为一项受人喜爱的体育项目,但滑雪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运动,在导致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三大高危运动项目中位居首位。

从门急诊就诊情况来看,滑雪最常见的是膝关节损伤,以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损伤最为多见。

尤其是对于使用双板滑雪的初学者,为了掌控平衡,都会将膝关节轻轻弯曲,膝盖内收。这种姿势在遇到突然变向或停止动作时,极易出现不可控制的膝关节扭伤,造成韧带损伤或断裂。内侧副韧带损伤会导致膝关节内侧明显疼痛,而前交叉韧带损伤则会导致关节积血、肿胀。需要明确的是,两种韧带损伤往往合并出现,因为不存在骨折或脱位,因此容易被漏诊。当滑雪时膝关节扭伤后有明显肿胀,需要咨询专科医生,妥善处理。其他常见的损伤还包括下肢骨折、脚踝扭伤等。

一旦受伤,不要慌乱,应遵循制动、冰敷和抬高患肢三个原则,就地进行简单自救,医院,与专科医生耐心沟通,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膝关节韧带损伤

用长的木板、木棍或滑雪用具将伤腿固定并抬高。膝关节韧带损伤后如不加注意或继续活动,容易反复受伤,严重的会引起创伤性滑膜炎、关节软骨磨损,导致关节提早退化。

踝关节损伤

受伤后有明显肿胀疼痛时,不要强行着地行走,避免伤情严重。用轮椅、担架或者医院,排除脱臼或骨折的可能。

跟腱断裂

若出现抬脚后跟无力,肌肉紧张度丧失,在足跟后上方出现凹陷时,要高度警惕跟腱断裂。应禁止伤者站立或走动,最好趴着伸直脚尖后固定受伤部位。

小腿肌肉拉伤

若运动时感觉到钝响,或者小腿后方肌肉明显疼痛肿胀时,伤者最好不要再继续行走或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导致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造成足部运动障碍、挛缩,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腿部残疾。

对于以上这些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到心中有数之后,滑雪者还需要牢记正确的动作要领。以双板滑雪为例,正确的姿势是两脚与肩同宽,膝盖自然弯曲,小腿迎面骨贴在雪鞋鞋舌上,不要离开,重心放在脚掌上。上半身以胯为轴自然下探,稍微含胸,肩膀膝盖脚尖一条线,臀部不能后于脚跟,双手抬至与胯同高的位置,类似与人握手的位置,双臂自然弯曲持杖,目视前方,这是最基本的站姿。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进阶选手,在滑行中都不能偏离基本站姿(见图1),以胯为轴,上半身永远是锁住的,级别越高,上半身姿态越低。

无论速度多快,身体的重心都要追到脚掌位置。很多初学者摔伤都是因为速度快了或是心理恐惧,以致重心跑到脚跟,导致力不能有效传达到雪板上而失去稳定(见图2)。

另外,为了预防对膝盖的伤害,中级选手要学会逐步加力和释放,也就是所谓的引身,并且逐步将轴心从膝盖转移到胯,因为髋关节比膝关节要结实得多,所以可以承受并传递更多的力到滑雪板,这样可有效防止膝盖长时间使用可能产生的损伤。通过胯将全身体重传至雪板,这样也比通过膝盖仅仅将大腿的力传达到滑雪板的控制力更强,适合高强度的滑行,比如竞技滑行(见图3)。

文/医院运动医学科刘心

整理/靳晓方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治疗白癜风北京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mlm.com/ystl/9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