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膝先老”。确实,人老了以后膝盖就越来越不争气了。除了疼痛、腿型变化之外,日常活动类型也受到较大限制,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而研究证明,人在走路时每走一步对关节的压力,相当于4倍于本身的重量,所以体重越大,对关节的压力也越大,肥胖是损害关节的一大杀手,易造成膝关节软骨过早磨损退化,加速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进程。肥胖者要将“减肥”列入计划之中,减轻膝关节负重。
膝盖负重倍数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盖负重大约是1~2倍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负重大约是3~4倍跑步时膝盖负重大约是4倍蹲和跪时膝盖负重大约是8倍膝盖「疼」是怎样的疼?原来,膝盖疼是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这些症状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根据病情变化、加重的。
1.有人表现为膝关节持续钝痛,有的还有关节肿胀,有人表现为活动时突然剧痛,出现「打软腿」。
2.关节疼痛一般都是活动多后加重,休息则减轻。
3.关节痛最初为发作性,通常在受凉、过度劳累或轻微扭伤后发作。有的人最初一两年才犯一次,随着病情进展发作,越来越频繁,最后变成持续性疼痛。
4.如果关节在某一位置保持长时间静止不动,比如久坐几小时后,开始起身活动时感到关节僵硬,感觉关节像是被冻住了或粘住了,并且伴有疼痛,短时间活动以后这种「粘滞感」才消失。
5.同时大多数人还伴有下蹲困难。长年累月还会出现关节变形,以「O型腿」最多见
运动要适宜步行,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有利于增强骨骼密度和下肢肌肉力。每天可步行30分钟~1小时。有关节炎的老人,可选择游泳,或在游泳池内行走,每天30分钟。
老人身体站直,两腿并拢,俯下身,用手去碰地面,若是手指能接触到自己的脚背,说明柔韧性好。可以进行各种健身操和太极拳。
老人还可以进行抬腿练习,单腿站立练习等。练习要从易到难,幅度要从小到大,速度不宜过快。
中老年人膝痛的几种原因慢性滑膜炎:表现为膝关节出现慢性疼痛和肿胀。查体可见滑膜积液、滑膜肥厚。
髌骨偏移:活动后膝关节酸痛无力,休息后好转,半蹲时疼痛。
膝关节内游离体:患者腿打软或有关节卡住感,髌下有磨擦音。
髌前滑囊炎:曾有外伤史,引起髌前疼痛,查体局部有压痛。
骨关节病:久坐或久蹲后起立、上下楼时,关节疼痛明显,休息后缓解。
假性痛风:男性患者多,好发于膝关节。发作时肿胀疼痛、皮温高、功能受限。X线片表现半月板、关节软骨面钙化。
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病变有膝痛症状。
膝关节治疗口诀
急性扭伤寻梁丘,
关节积水犊鼻求,
膝盖发凉找昆仑;
膝痛中渚要常揉,
再加胆经膝阳关;
手三里处病不留,
跪膝引血下行法;
膝病肘治解忧愁。
“急性扭伤寻梁丘”就是指如果发生突然性的扭伤可马上点按“梁丘”穴(膝盖骨上方贴近股骨边缘敏感之处),它是胃经的“郄穴”。郄穴的特点是善于调治各种急性病,能最快的调节胃经气血的有余与不足状态,对急性腿痛、脚痛、膝盖痛有手到病除之效。
对于陈旧性的膝盖疼痛,口诀中说的“膝痛中渚要常揉”就是让您“下病上治”多按“中渚”穴(掌心向下,中渚穴位于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出,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它是三焦经的“俞穴”,它是止痛的要穴。
“再加胆经膝阳关;手三里处病不留”,就是让您多揉揉大腿胆经上的“膝阳关”穴(膝外侧,当股骨外侧上方的凹陷处)。它是膝关节气血下行的必经之地,常按摩此穴对缓解疼痛有很好的作用。另外,还要着重按摩“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两寸处),不仅能治疗肘关节疼痛还对膝关节疼痛有特效,这就是“下病上治,膝病肘治”的治疗方法。
膝盖出现充血肿胀或肿痛无力、酸涨、关节积液,活动下蹲困难,功能受限等现象,有可能是“滑膜炎”。,“滑膜炎”主要是微循环不通阻碍“关节积水犊鼻求”说的就是“犊鼻穴”,也叫“膝眼”穴。“膝眼”位于将膝盖折成直角时,在它的下面凹处。指压时用双手中指,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则关节疼痛在不知不觉间就可去除。“引血下行三部曲”(推腹、跪膝、金鸡独立)是患者自治的最好良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