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效贴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Q:肌效贴究竟是什么?
肌效贴是新型的弹性治疗贴布,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李娜、哈登、孙悦等人在比赛时贴的都是肌贴。
Q:肌贴和传统的运动贴布相比,有什么特点?
①肌贴具有高弹性(可实现超过原长度60%的拉伸范围),它最大的优势也在于此,它既能适合肌肉的运动,也不会限制身体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②肌贴具有强黏性。肌贴医院亚克力胶水,具有强力的黏合能力,因此可以保证肌贴与皮肤之间产生应力和切利,达到较高的稳定性和对表皮产生机械刺激,使表皮产生感知觉。
③肌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与传统贴布不同,肌贴多是使用带网眼的弹力棉布作为基材并配上特殊的粘合剂,从而保证皮肤在长时间黏贴过程中可以与空气有一定的接触。
④肌贴产品多经过防水、防汗处理,以保证在出汗的时候不影响粘贴效果,粘贴后也可以洗澡,部分产品为速干型,出汗后也会很快变得干爽。
Q:肌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靠什么起作用?
①肌贴拉起皮肤,扩大皮下间隙。通过产生皱褶使得皮肤和皮下组织之间产生了间隙,从而使得相应组织的血液淋巴循环更加畅通,损伤部位的渗出液容易被吸收,减少了组织间液体潴留,局部压力降低,损伤组织易于重建,从而起到缓解疼痛不适症状和加速损伤恢复的作用。
②肌贴对肌肉、韧带、关节等组织起支撑和稳定作用,由于其高弹性而不限制肢体的正常活动,因而在运动中肌贴起到了较好的保护、支撑和稳定作用。但是客观地讲,其固定作用不如传统运动贴布效果好,但其不限制运动的特点却又是传统贴布无法比拟的。
③肌贴的弹力回缩作用对肌肉、筋膜、韧带、关节的正向调整作用。肌贴可以对失衡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产生微小刺激的作用,因而机体自身在外界刺激下不断地正向调节而趋于新的平衡,从而缓解症状。
④肌贴可以实现对皮肤表面力学机械刺激作用。通过刺激皮肤表面及其受体感受器,起到兴奋或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而达到镇痛效果。
⑤肌贴有调节贴扎部位温度作用。肌贴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作用可以对粘贴局部起到调节皮肤恒温作用。
⑥贴扎部位表面压力变化对机体产生良性刺激作用。当身体某一部位被撞击或其他原因出现疼痛时,最本能的反应就是用手握(或捂、或压)住疼痛部位以缓解疼痛。肌贴就像一只手一样将疼痛部位握住,使患者产生安全感、疼痛缓解和有舒适感。
Q:肌贴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①促进肌肉恢复正常功能(放松肌肉)②增加淋巴回流和促进血液循环
③缓解和调控疼痛④纠正错位的关节⑤帮助肌肉发挥正常功能(促进肌肉)
⑥辅助和调节肌腱、韧带的作用⑦调整筋膜,恢复筋膜正常功能
⑧增加机体表面感知觉和本体感觉⑨心理治疗及安慰作用
Q:哪些病症需要使用肌贴?
①肌肉失衡导致的病症。如肌肉疼痛、肌肉拉伤、肌肉劳损、肌肉痉挛、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疼痛等
②姿态不正确导致的病症。如颈椎病、腰肌劳损、脊柱侧弯、腰背部筋膜炎等
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问题。若淤血、水肿、滑膜炎和关节积液等。
④韧带、肌腱和关节损伤。如韧带拉伤、韧带撕裂、肌腱炎、肌腱末端病、关节炎、关节退行性改变等
⑤筋膜粘连或结节形成。如肩背筋膜炎、腰肌筋膜炎、臀肌筋膜炎及肌肉酸痛等。
⑥错误的运动姿势。如网球肘、网球腿、高尔夫球肘
⑦神经支配方面。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注意:
肌贴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它的弹性回缩力,所以回缩力的发力方向就是我们决定贴扎方向的关键因素。另外是在开始端和结束端都不要施加拉力,这样会影响胶布的粘性。再者是要将肌贴的两端剪成圆弧形,这样的话肌贴不容易卷起来。
使用方法肌贴主要用在两方面:一是在非运动时的恢复期,使肌肉得到康复,修复肌肉由于过度收缩或过度拉伸导致的损伤,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称为放松肌肉贴扎,也称治疗性贴扎;另一种情况是在运动时,促进肌肉发挥收缩作用,或帮助肌肉发挥其应有作用,被称为促进肌肉贴扎,也称辅助运动贴扎。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肌贴的常见使用方法。
一、踝关节肌效贴贴扎
①治疗性贴扎
贴扎时机:急性损伤36小时后,或急性期度过后缓解症状使用
贴扎目的:促进血液淋巴循环,放松肌肉,增加感觉输入,缓解疼痛
贴扎方法:在损伤侧腓骨下部前后方,将扇形贴布的起始端从上斜向下外踝无拉力贴扎至踝上部,以5%-20%拉力分别贴扎两条扇形贴布的各个分支,使其在肿胀区域呈交叉网格状,各分支的无拉力贴扎,然后用手掌压平贴布。
②辅助运动贴扎
贴扎时机:踝关节扭伤康复后期需要参加必要活动时使用
贴扎目的:稳定踝关节,增加感觉输入,缓解局部疼痛
贴扎方法:主要介绍防止足内翻的贴扎
将一段在腓骨中下部由上向下无拉力贴扎至外踝上部,使患者外翻踝后,一手按住,一手对贴布施加50%以上拉力后,从外踝垂直向下至足底,在足底绕过足跟无拉力贴扎。然后双手按住中间为贴实的贴布两端,逐渐向中央靠拢贴实。
贴扎细节:肌贴贴扎与传统贴扎有本质的不同,传统贴扎防止足内翻时,要求从远端贴向近端,即从足底贴向外踝。而肌贴所产生的力是回缩力,固定于外踝上方,在足底,则回缩力指向,正是使踝外翻的力量方向。绝对不能用传统8字缠绕法缠绕而导致方向出现错误。
二、髌腱腱围炎贴扎方法
①治疗性贴扎方法
贴扎时机:急性期24小时后,或慢性损伤治疗时使用。
贴扎目的:促进淋巴回流,消肿止痛
贴扎方法:主要介绍髌腱间隙矫正方法
选用两条I形贴布,对髌尖实施交叉贴扎间隙矫正,将贴布从中间撕开,在上施加25%-35%的拉力,两端无拉力贴扎。
②辅助运动贴扎方法
贴扎时机:髌腱腱围炎带伤运动时使用
贴扎目的:改变髌腱力牵拉方向,辅助股四头肌功能,增加感觉输入,缓解疼痛
贴扎方法:股四头肌促进贴扎法和力学矫正
患者屈髋屈膝位,从股四头肌起点处无拉力贴扎,至髌骨上极处分叉环绕髌骨,并施加15%-25%拉力覆盖髌腱。
髌腱力学矫正:将I形贴布从贴布中间撕开,双手握住贴布两端,贴布中央横向对准髌腱中部,使贴布具有50%-75%张力贴扎,并用力向下压髌腱,在膝关节内外侧无拉力贴扎。
三、跟腱腱围炎贴扎方法
①急性肿胀循环/淋巴矫正:选用2条贴布,在小腿中部内外侧从上向下无拉力贴扎,扇形贴布开口指向跟腱肿胀区域;将各分支贴布以5%-20%拉力贴扎覆盖跟腱肿胀区域呈交叉网格状;然后顺着贴布走向无拉力贴扎各分支的。
②跟腱腱围筋膜矫正贴扎:在小腿三头肌合成跟腱处将Y形贴布的起始端从上向下无拉力贴扎至跟腱肿胀上元,在跟腱两侧疼痛区域将Y形贴布的两个分支用筋膜矫正技术以10%-50%拉力向下贴扎,顺着贴布走向在跟骨两侧无拉力贴扎。
③小腿腓肠肌负荷贴扎法:
自然体位,先选择I形贴布,将I形贴布的一段在跟骨后缘向上以无拉力贴扎至跟腱止点处;正确摆位后,沿着跟腱向上经腓肠肌内外侧头分界线向上以15%-25%拉力贴扎至腘窝下缘,顺着贴布走向向上以无拉力贴扎,完成I形贴布的贴扎
之后再使用Y形贴布
自然体位,将Y形贴布的起始端在足跟跖面从前向后以无拉力贴扎至足跟后部;正确摆位后,以15%-25%拉力从足跟后部沿着跟腱向上至肌腱与肌肉移行处贴布分为内外两个分支,继续保持15%-25%拉力分别沿着腓肠肌内侧头的内缘、外侧头的外缘向上贴扎至股骨内外上髁后面下缘;顺着贴布走向向上,内侧分支向外,外侧分支向内以无拉力贴扎两个,抚平贴实后完成贴扎。
看完是不是涨知识啦?那就转发让更多小伙伴们学习吧~~
正确认识急性下肢动脉栓塞23急诊急救紧急处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