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老年人走路步态蹒跚,上下楼是膝关节疼痛难忍,天气一变腿疼就会加剧,走路一多就疼,站不直,不能多站,不能跪,不能蹲,腿特别怕凉,这些都是骨关节炎的症状。
很多老年人都认为人大了,腿脚不灵活是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太多理会,于是就在关节疼的时候随便吃点止疼约,或着自己暖一暖就过去了,可是时间一长,却发现路都走不了。也有一部分老年人过于在意自己的身体,知道腿疼可能是骨关节炎的症状表现,而且需要多运动和多补钙,就开始每天不停的在外面溜达,做运动,爬楼梯,回去之后又把钙片像饭一样的吃,结果不但腿疼没有好,反而比原先更严重了。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因为我们的身体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一旦哪个部位出现病变,就会发出信号引起我们的注意,就像老年人腿疼就有可能是骨关节炎的症状,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咨询医生,问清楚病因。如果确定自己患了骨关节炎,也不能一味的运动和补钙,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做适量的运动。
据权威数据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的人有46.3%都被原发性骨关节炎困扰着。骨关节炎属于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也是发病最多的风湿类疾病,大多数患者都是中年以后患上慢性变形性关节疾病,一般累积的部位主要是大关节,比如像膝关节,髋关节,腰椎关节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骨骼密度减小,形成网眼,造成骨空。另外专家指出骨关节炎的症状主要有:关节疼痛、变形、活动受限。骨关节炎一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晨僵或全身酸软无力→滑膜炎症→骨膜炎症→韧带软骨钙化→骨变形。各个阶段骨关节炎的症状是不同的。
专家提醒各位老年朋友,一定要自我认识自己的关节炎有可能发展到了那个阶段,一旦出现了晨僵或全身酸软无力等骨关节炎的症状,切莫大意,等到疼痛出现时就有可能一应发展到第二阶段了,等到最后骨骼变形不能活动时就严重了,不但自己受罪,拖累家人,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所以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滑膜是附着在关节软骨上一种组织,它可以分泌少量滑液(关节液),对关节面、软骨进行润滑滋养,防止关节因受损发生功能障碍,作用就好像机械轴承的润滑油。不同于润滑油的是,滑膜对滑液的分泌还有调节作用,多余的滑液可以被吸收。然而,一旦滑膜受损,不能正常分泌或吸收关节润滑液,就会造成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或因关节积液导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
通常来说,年轻人患上滑膜炎是因为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造成的,如半月板损伤、滑膜损伤、交叉韧带或侧副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老年人则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因为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可造成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虽两者成因不同,但最终表现的症状却是一致的,即主要为关节肿胀,其次是疼痛、功能障碍、肌肉萎缩。
滑膜炎的误诊率比较高,经常被当作普通的炎症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严重的滑膜炎可导致残疾或失去行走能力。建议发现上述症状后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排除其他因素的可能,以防漏诊,延误病情。一旦确诊,则应尽早使用正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