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一件烦心事一直困扰着葛女士,让她吃不好睡不着,苦不堪言。那就是自己的右下腹一直隐隐作痛,经我院急诊外科检查后发现是“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和反跳痛明显,而麦氏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是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但是,葛女士的阑尾早在30多年前就被手术摘除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为进一步明确病情,医生们对葛女士进行了全腹CT扫描,但检查结果依然未见明显异常,在进行常规抗炎补液治疗两天后,葛女士的疼痛症状也没什么明显缓解,于是她又一次来到了急诊外科。由于右下腹疼痛还伴随着隐隐的腰痛,外科医生建议葛女士前往骨伤科进一步检查。
接诊的朱承跃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后发现:患者右侧股神经牵拉试验(+),右股四头肌肌力明显下降,膝反射减弱。仔细查看了葛女士以前的腰部CT片,发现体内的L3/4(第三、四段脊椎)右侧有椎间盘突出的表现。凭借多年经验,朱医师觉得葛女士的右下腹疼痛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造成的,建议患者立即进行腰椎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
果然,磁共振结果显示:L3/4椎间盘突出并向上游离。葛女士的病根终于找到了!
那么,为什么在体内没有阑尾的情况下却出现了类似阑尾炎的病症呢?通常,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L4/5、L5/S1(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第四、第五节脊椎,在躯干下方靠近腰部的位置),引发的症状多为下肢的疼痛、麻木、无力等;高位椎间盘突出相对少见,而这种高位突出并向上游离的更加罕见。
医学界早有研究证实:椎间盘病变时交感神经可受压。L3脊髓节段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足从脊髓的中间带外侧核发出,经L3脊神经的前根,L3脊神经干,白交通支进入脊柱两旁的交感干,部分节前纤维通过椎旁节直达椎前肠系膜下丛.然后发出节后神经纤维分布到降结肠,抑制降结肠蠕动。说白了,就是在高位的脊髓通过神经传导“远程打击”肠胃,而患者会误认为是肠胃本身的问题,殊不知是脊椎在“远程作妖”。
朱医生认为:L3/4椎间盘突出引起腹痛的机制是突出的椎间盘向上游离压迫L3脊神经根,从而持续刺激相应节段的交感神经,使交感受神经持续兴奋,降结肠蠕动减慢,从而引起结肠内积气,导致腹胀腹痛的症状,很容易与外科常见病急性阑尾炎相混淆。
总而言之,葛女士这次右下腹疼痛的症状,就是由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的。
诊断明确后,葛女士马上被安排住进了骨伤科病房,由骨伤科潘浩主任亲自主刀进行了微创的脊柱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手术切口仅0.7cm,也不需要拆线,术后葛女士的症状完全改善了。
葛女士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飞扬!
经皮小切口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始于上世纪末,是一种微创手术,痛苦小,失血少,住院时间短,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手术。
该微创手术对腰椎正常结构影响非常小,尤其软组织损伤很小。由于采用局部麻醉,患者耐受性好,即便是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患者也可进行手术。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地,非常方便。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成熟,传统的大切口开放手术正在被逐步被取代。饱受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的患者也没必要“大动干戈”,可以选择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以免耽误病情。
医院·骨伤科简介
我院骨伤科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科室拥有进口G臂、C臂机,进口关节镜、椎间孔镜、骨密度仪等各类专业的进口手术器械及设备,擅长脊柱、关节、创伤等各类骨科疾病的诊治。
我院于年成立的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中心以关节镜、脊柱内镜外科技术为发展重点,引入中西医快速康复综合诊疗技术,形成了中医特色突出的中西医结合微创专科;已常规开展膝、肩、肘、髋、腕、踝关节镜,颈、腰椎内镜手术,显微镜下颈、腰椎椎间盘摘除术,斜外侧入路腰椎融合术(OLIF)、经皮椎弓根螺钉、PKP、选择性脊神经背内侧支消融术等先进骨科微创手术。
科室在紧跟尖端手术技术的同时将中医特色治疗继续发扬光大:已开发10余种院内制剂治疗颈椎病、腰突症,骨质疏松症。特别研发活化散、清凉膏专门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痛风结石。在病房开展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腿痛、颈椎病、骨关节炎等。
文字来源:骨伤科吴丹
党政综合办公室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