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陈大爷步入花甲之年,他便深居简出,摒弃了一切运动,坚守着“静养为养生之本”的信条。
他深信,老年人不宜多动,以免膝盖受损,那些常年在外奔波的人,膝盖肯定饱受磨难,尤其是一旦跌倒,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近日陈大爷却时常感到膝盖部位隐隐作麻,仿佛有无数蚂蚁在皮肤下穿梭游走。一天,当他缓缓走下楼梯时,膝盖突然如失去了支撑一般“发软”,他整个人摇晃了几下,几乎要跌倒在地。
好在陈大爷反应灵敏,及时抓住了楼梯扶手,才避免了这一场意外,这次惊险的经历让陈大爷心有余悸,那么,走路时膝盖突然“软”一下,是咋回事?
01走路时膝盖突然“软”一下,是咋回事?本文告诉你真相,了解下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这两块如同“垫子”般的纤维软骨板,位于大腿骨和小腿骨关节面之间,它们的作用非同小可,不仅有助于减少关节受到的震荡,还能起到润滑关节、吸收热量等多重功效。然而,一旦半月板受到损伤,关节疼痛、肿胀、积水等症状便会接踵而至。
更为严重的是,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会时常感到腿部发软,甚至出现关节卡住的情况。尤其对于经常参与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的人群来说,半月板损伤的风险更是显著上升。
骨质增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表面往往会出现骨质增生,即我们常说的骨刺。尽管早期骨刺可能不会引发明显的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能会脱落形成游离体,当这些游离体恰好卡在关节间隙时,便会引起关节疼痛、周围组织痉挛等一系列症状。这一现象在中老年女性中尤为多见。
滑膜炎
许多中老年人热衷于步行、爬山、蹲起等锻炼方式,然而这些活动却可能导致膝关节反复受到摩擦,进而引发滑膜炎症。
一旦患上滑膜炎,患者往往会感到膝关节疼痛、肿胀积水,且这些症状往往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可能会觉得膝关节不断打软,甚至连正常的活动都变得困难重重。
膝骨关节炎
对于那些经常走路、登山或爬楼梯的人来说,由于膝关节长期受到高频率的使用,周围组织很容易出现充血、发炎的情况。
若不及时治疗,膝骨关节炎便会逐渐发展,导致膝关节疼痛和腿软等症状的出现。虽然这些症状可能不会直接影响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但却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一旦腿部伸直,膝关节便会疼痛不已。
02老年人膝盖疼,是坚持运动好,还是彻底静养好?
膝盖作为人体活动量最为频繁的关节之一,一旦遭遇伤害或产生不适,其影响无疑会深刻波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寻求医疗救助时,医生的诊疗建议往往成为我们判断自身状态的重要参考。
有时,医生会建议我们暂时静养,以减轻膝盖的负担,防止症状进一步恶化;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医生则可能鼓励我们进行适量的活动,以促进膝关节的恢复。
那么,当膝盖疼痛袭来时,我们究竟应该选择静养还是锻炼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答案。它更多地取决于引发膝盖不适的具体原因。
如果膝盖不适源于长时间的缺乏运动,导致膝关节出现退化性改变,那么适当增加运动量,无疑是明智之举。
运动能够强化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群,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并有助于促进膝关节的康复进程。
然而,如果膝盖疼痛是由于受伤导致的,特别是在关节炎急性期,那么此时的首要任务便是静养。
此时,膝关节周围的炎症和疼痛需要得到充分的缓解,盲目进行运动不仅无法帮助恢复,反而可能加重症状,延长康复时间。
因此,在炎症消除、疼痛缓解之后,我们再考虑逐渐恢复适量的运动,以逐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