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瑞思坦生物与赣医院合作开展的SVF治疗膝关节炎临床项目,临床入组24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16例),其中双膝治疗为11例,单膝治疗为13例。患者主要为中老年群体,平均年龄为57.5岁,病程在7-8年左右。
此次治疗采用的是自体脂肪来源血管基质组份(StromalVascularFraction,简称SVF)技术,SVF是从自体抽取的脂肪组织通过消化、离心、提取的有效成分,含有多种细胞因子混合物以及众多生长因子、高浓度富血小板血浆(PRP)和透明质酸(HA)等有效物质。
SVF具有强大的分化潜能,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合成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对软骨起到营养作用。SVF还具有归巢作用,在体内微环境的作用下能主动迁移至软骨缺血或受损部位进行修复重建,增加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SVF中富含的生长因子和PRP等还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能够大幅降低关节疼痛。
改善患者膝关节软骨损伤数据分析
24例患者接受SVF治疗半年后的膝关节MRI-worms(骨髓水肿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数据显示患者们的Worms-滑车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Worms-内髁与Worms-胫骨得分下降趋势。这说明SVF单次治疗可有效改善软骨损伤的情况,尤其是针对老年群体的髌股关节炎或髌骨软化患者。SVF治疗后及随访患者过程中均未发生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改善患者膝关节软骨损伤疼痛评分
21例患者SVF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说明SVF单次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的主观感受。
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SVF治疗前后对比案例分享
罗女士;59岁;编号1LR
治疗前:股骨内髁负重区软骨变薄、软骨下骨出现骨髓水肿改变(矢状位、冠状位)。
治疗后:同一层面的矢状位、冠状位的骨髓水肿信号近乎消失。
李女士;55岁;编号9R
治疗前:轴位MRI:滑膜炎=髌骨下方团块状的滑膜增生(黄)、滑车区域软骨下骨髓水肿(蓝),前滑膜肥厚、滑车沟骨髓水肿。
治疗后:滑膜的炎症明显好转、增生的滑膜恢复正常状态,骨髓水肿消失。
张女士;50岁;编号3LR
治疗前:轴位MRI:滑膜炎,从左到右,黄箭头依次示:关节积液、团块状的滑膜增生、滑膜炎中明显的血管信号(正常看不见)
治疗后:关节积液恢复正常、滑膜增生好转、滑膜炎症显著改善。
综合全部患者康复情况可以得出结论:部分患者单次SVF治疗后安全性良好,短期疗效和愈后满意。对于病史长、症状重的患者而言,单次SVF治疗半年内可显著降低疼痛感。瑞思坦生物以“突破生命极限”为终极使命,将用更专业的生物技术让更多骨关节炎患者不再被疼痛折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