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痛,一走路就痛

文章来源:膝滑膜炎   发布时间:2022-8-4 19:19:18   点击数: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跟痛症

跟痛症是一个症状性名称,是由一系列疾病导致的足跟部疼痛症候群。一般分为跟跖侧疼痛,跟后部疼痛和全跟骨疼痛三类。

每一部位的疼痛又各自由一些疾病引起。多发生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尤以长期从事站立、身体肥胖者多见。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约为2:1。

病理学致病机制01机械因素?是由于跟骨后上结节及跟骨骨刺引起,包括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滑囊炎、跟腱滑囊炎。疼痛部位见于跟跖侧及后部。02神经卡压因素?局部软组织炎症及骨质增生造成的足底外侧神经走行处的卡压。踇展肌深筋膜与足底方肌中后部之间易卡压。另一受卡压部位为,神经穿过内侧结节时受到压迫卡压于跖长韧带。03跟骨高压症?

跟骨内瘀血,造成跟骨内高压、造血组织水肿、毛细血管增生、髓内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足跟痛。表现为全足跟痛。

04其他因素?

跟骨骨折、跟骨肿瘤、跟骨骨髓炎、跟垫挛缩和脂肪垫炎、足跟跖侧软组织损伤。

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可做出初步的诊断01足跟底面疼痛?

足底筋膜炎、跟骨刺、足底筋膜破裂、足底软组织损伤、足跟脂肪垫萎缩或炎症

足底筋膜炎特点

1、晨起足跟痛、负重行走加重;

2、无休息痛;

3、跟骨足底面压痛、足趾过度背屈时疼痛加重;

4、无侧方挤压痛;

5、伴或不伴跟骨底面骨刺;

6、MRI见足底筋膜较腱侧增厚。

02跟骨后部疼痛

跟腱炎(止点性、非止点性)、跟骨滑囊炎、跟腱滑囊炎。

跟腱炎、跟骨滑囊炎、跟腱滑囊炎特点

跟腱炎特点:跟腱止点疼痛和压痛明显

跟骨滑囊炎或跟腱滑囊炎特点:1、跟骨结节后方软组织增厚;2、跟骨后侧面压痛明显;3、Haglund畸形。

03足跟内侧面下方疼疼痛

跗骨窦综合症、足底外侧神经第一分支卡压或神经瘤。

足底外侧神经第一分支卡压症特点

1、慢性起病,足部过度活动后疼痛加重;

2、有休息痛及夜间痛;

3、沿神经走行叩击痛。

04定位不准或全足跟痛

骨囊肿或肿瘤、骨髓炎、跟骨骨折、跟骨高压症。

跟骨高压症特点

1、晨起足跟痛、负重行走不加重,随距离增加缓解,抬高患肢可减轻疼痛;

2、有休息痛,夜间可加重;

3、足底无固定压痛点;

4、侧方挤压痛;

5、伴或不伴跟骨底面骨刺,X-Ray示骨小梁排列紊乱或中断;

6、跟骨内压增高;

7、对封闭治疗无效。

特色治疗

小腿后侧腓肠肌、比目鱼肌肌筋膜针刺松解。

??

蜡灸热敷小腿足部+易罐拉伸松解肌肉。

跟痛症的预防

1.尽量减少走动,不负重,并注意防寒保暖。

2.选择合适的鞋子,应少穿质地较硬的皮鞋,而穿用舒适的布鞋,号码可略大些。并且加用软一些的鞋垫。可将厚鞋垫部分挖空,使骨刺不与鞋底直接接触,以减轻疼痛。

3.平时注意调节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风湿骨病:颈椎病,腰椎痛,肩周炎,膝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滑膜炎,骨膜炎,筋膜炎,半月板损伤,骨质增生,跌打损伤,肌肉筋骨扭挫伤等。脏腑功能失调:慢性鼻炎、咽炎、肠胃炎、脾胃虚寒、体虚怕冷、宫寒痛经等。情志失调: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甲状腺,更年期,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mlm.com/jbzs/13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