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椎体呈椭圆形的柱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
1-寰椎
★寰椎即第一颈椎,因为像个“环”一样,所以叫huan椎,直接与枕骨相连,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其后(内)面中部有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构成寰齿关节;前面中部有前结节,是两侧颈长肌的附着处。后弓较长,其后方有一结节而无棘突;此后结节突向上、后方,是两侧头小直肌的附着处。
★第一颈椎段:主要关联头、耳、鼻、喉、脸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头痛、失眠、视力下降、记忆减退、眩晕、高血压和面瘫等症。
2-枢椎
★枢椎即第二颈椎。它和一般的颈椎相似,但椎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称为齿突,此齿突可视为寰椎的椎体。齿突根部的后方,有寰横韧带,但此韧带较细小;齿突前面有一关节面与寰椎前弓构成寰齿关节。
★第二颈椎段:主要关联耳、鼻、喉、舌、声带、口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昏眩、偏头痛、耳鸣、胸闷、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等症。
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了
寰枢关节。
与颈椎相关的
头晕
——指向的就是寰枢关节。
3~6-典型颈椎
★第3—6颈椎为我们常规的典型颈椎。特点:椎体小,左右径宽于前后径。前面和后面均平坦,等深;前者稍低于后者,且其下缘向下延伸,与下一椎体前上部交叠。上面侧向凹陷,有边缘向一侧突出。下面从前向后凹,从一端凸向另一端,有侧向浅凹与下一椎体承接。椎弓根斜向后,上下缘间中途附于椎体,因此上一椎骨之椎切迹与下一椎体等深,但更为狭窄。椎弓板自上而下变窄薄;椎孔大,呈三角形。棘突短而分叉,分支通常长短不一。
上6个颈椎之横突孔提供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之通道。每个突起分前后部,两部借一骨块连接,该骨块上方有一深沟以为脊神经之通道。
★第三颈椎段:主要关联咽、颊、肩、横膈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异物感、牙痛、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
第四颈椎段:主要关联颈部肌肉、咽、臂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闷、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颈椎段:主要关联手肘、食道、气管、横膈膜、心脏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气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
第六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道、气管、心肺、上肢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7-隆椎
★隆椎即第七颈椎。除了它伸向后方的棘突很长外,其余的结构和普通颈椎一样。由于其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而呈结节状,隆突于皮下,而被称为隆椎,它随着颈部的转动而转动,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我们在低头时看到和摸到颈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这是第七颈椎的生理特点。我们常说的清热要穴“大椎”就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七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管、气管、心肺、肱肌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手臂外侧、中指、肱肌、无名指酸麻痛等症。
独创手法拿筋、柔性正骨复位,以调补患者气血,平衡阴阳,恢复患者自身筋骨的修复为原则。对各种筋骨病症屡获良效!
———————————————
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是由于脊柱力平衡失调引起脊柱失稳、关节错位,压迫神经、血管而引发的内脏功能紊乱综合征。脊柱失稳、小关节紊乱、错位,椎旁周围软组织痉挛、孪缩,致使椎旁微循环障碍,血行不畅。邹氏柔性无痛正骨及点穴疗法技术原理
脊椎是由肌肉、韧带、筋膜把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捆绑而成立的,肌肉、韧带、筋膜和中枢神经更是有机结合体,也就是说脊椎和中枢神经是整体。由此可见,只要整脊就会触及中枢神经,就会对脏腑产生激惹。
———————
———————
脊椎与脏腑是连体邻居,形象的比如脏腑与脊柱的关系:如果说脏腑是旗,脊椎就是杆;如果说脏腑是帆,脊椎还是杆,可是如果没有脏腑这个旗,没有脏腑这个帆,脊椎就成为“光杆”。中医整体观念,提出脊椎是督脉所在,阳脉之海,脊椎与脏腑的经络是紧密相连的;脊柱是督脉通路,脊柱内含脊髓神经,脊柱两侧是交感神经干通路,也是膀胱经的通道,据此提出“脊督一体观”。
邹氏柔性正骨治疗腰4突出,小手法+大手法一次搞定从督脉生理功能和脊柱功能来看,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素问·气府论篇》,明确指出脊柱旁开的十五穴是“督脉气所发”,同时还指出督脉与脑、头面、五官、咽喉、胸、肺、心、肝、脾、肾、胃肠及生殖器官的联系;用现代医学神经解剖理念,支配人体四肢百骸、形体官窍的神经都是由中枢神经分布的,五脏六腑的神经当然也是由中枢神经所支配。
1、安全可靠,纯手法教学
2、手法轻柔,患者无痛苦
3、简单易学复制性强
4、不需要太大力,女性学员也可以学会
5、一对一手把手教学
6、第一天摸骨诊断,为每一位学员做初步诊断,五天内为每一位学员调整症状.
(一)邹氏正骨原理及中医理论基础:中医脏象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经络学说。
(二)邹氏点穴按摩部分:
1、学习颈椎病(头夹肌、颈夹肌、胸锁乳突肌)、胸椎病(后背疼痛、斜方肌劳损等)、腰椎两侧的腰肌劳损、臀大肌、梨状肌等全身部位的点穴按摩调理手法,有奇效的点穴调理全身疼痛手法,治疗半身不遂的手法。
2、腹部点穴按摩调理胃肠病手法。
3、头部点穴按摩手法。
4、四肢关节调理: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半月板损伤、滑膜炎、滑囊炎,脚踝骨扭伤等柔性正骨复位调理手法。
5、全身十四经脉疏通(五脏六腑)点穴按摩保健手法。
6、影像学,脊柱相关X光片,核磁,CT阅读判断。
(三)邹氏柔性无痛正骨复位技术:
1、颈椎错位(包括颈椎枢寰两椎错位),颈椎强直反弓,颈椎间盘突出症。
2、胸椎错位,胸椎侧弯,胸椎小关节紊乱。
3、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左右错位,腰椎侧弯。
4、坐骨神经痛,坐骨左右(移位)错位、尾椎骨骨折(错位)。
5、骶髂关节(骨盆)错位引起的长短腿。
邹锦华,祖传中医世家,邹氏正骨第三代传人,在祖传正骨的基础上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研究提炼出柔性无痛正骨复位技术,擅长筋骨病、男科、妇科、内科调理,治愈患者近万人,尤其是疑难杂症的治疗尤其突出,全国学员慕名而来学习,现邹老师秉承中医传承大爱精神公开授课,邹氏正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独创出来的柔性正骨复位技术传遍全国各地喜爱中医正骨复位的人们。让学员们学会柔性无痛正骨复位技术后,造福一方百姓。
———————————————
邹氏柔性无痛正骨及点穴疗法(疼痛部分)临床应用研修班
开课时间:
9月25日-9月30日(25日报到)北京学费元,中推会员元医院
针推精髓
精髓纯粹
干货
扫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