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滑膜炎的调理方法

文章来源:膝滑膜炎   发布时间:2020-8-14 23:28:24   点击数:
 四个季节与人们的生活规律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iliaozhunbei/m/27489.shtml

文◎夏风画◎8岁编◎云少

新的一年春天已经到了,随着万物的复苏,大自然开始穿上绿色的外衣,也到了我们该去踏青游玩的好时机,趁着阳光正好,叫上三五好友,一同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既有益于身体健康,也可以放松心情,帮助自己减压,确实是再好不过的了。外出游玩虽好,可是光顾着欣赏景色也是不行的,还要注意自己的脚下,不小心磕碰了就不好了,那出行归来可就有罪受了,轻的可能是磕碰部位的疼痛等等,休养几天就会缓过来;不过有的就没这么简单了,最多的就是磕到了膝盖,之后出现膝盖疼痛,还伴有膝关节的肿胀,走路也受到影响,这样的话,就要注意是不是膝关节的滑膜受到损伤了。

对于上面出现的情况,术语是叫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由于膝关节损伤后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属无菌性炎性病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表现主要是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多因暴力撞击,强烈的扭挫伤而致;慢性性创伤性滑膜炎多因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失治、误治,或膝关节过度的慢性劳损而致。

膝关节是全身关节中滑膜最多的关节,所以滑膜炎以膝关节较为多见。当关节受外在性和内在性因素影响时,滑膜发生反应,引起充血或水肿,由于膝关节受损使膝关节滑膜层损伤,出现充血、渗出、水肿等改变,膝关节内产生积液,大量堆积的积液,使关节液由碱性变成酸性进而产生疼痛。积液如不能及时吸收,滑膜在长期炎症刺激下,逐渐肥厚。可别小看了这个,滑膜增厚是不可逆的,会长期引起疼痛的。

本病属中医“痹证”的范畴,多因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而成。瘀血内阻于膝而致新血不生,局部组织抗御外邪的能力减弱,风寒湿邪乘机而入,与瘀血相合,痹阻于膝关节,使膝部气血阻滞不通而发病。本病的病机关键是风寒湿瘀内闭,膝部经络阻滞不通。治疗方法就是以温经通络,祛风除湿,化瘀止痛为主。艾灸能温经散寒,行气通络,加速气血的运行。血见热则行,遇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同时,艾热可以活血通经,帮助促进血液运行,进而达到止痛的效果。艾灸治疗滑膜炎需要选用以下穴位:

内膝眼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主治膝痛,腿脚重痛,脚气,及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等。日常可以用大拇指指腹按揉3~5分钟,长期按摩,可以起到缓解治疗膝痛、腓肠肌痉挛等作用。

犊鼻(外膝眼)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常用于缓解治疗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等。

鹤顶穴

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鹤顶穴为位于下肢大关节周围的经外奇穴,有通利关节、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作用。

阿是穴

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鹤顶穴为位于下肢大关节周围的经外奇穴,有通利关节、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作用。

操作方法:

取仰卧位,自然摆放患侧下肢,艾灸对准穴位,点燃后施灸。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宜。每穴15分钟,每天1次,连续灸7天。

*穴位图片来自紫图图书出品《图解黄帝内经》

视频操作讲解演示

看看我们的教学视频来更直观地了解一下吧:

内膝眼属于经外奇穴,其深部为关节腔,选此穴旨在直达病灶,达通络止痛之效。犊鼻穴在膝下直筋外侧,其形如牛鼻,因名“犊鼻”,取象形也。《素问·刺禁论》:“刺膝出液为跛”;《千金方》:“犊鼻肿,可灸,不可刺”。选取内外膝眼,以及阿是穴能够直达病所。鹤顶为位于下肢大关节周围的经外奇穴,是治疗膝关节肿痛的常用穴。

医案

前几天,在下班后坐地铁的时候,刷朋友圈,看到了一个同学发自己去爬山的照片,感觉能出去爬爬山真的是挺好的,于是就在下面日常点赞,可没想到这还有后续。过了一天的中午,在我午休的时候,他给我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mlm.com/jbzl/10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